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A股近兆資金 警惕脫實向虛

A股近兆資金 警惕脫實向虛

2017/09/11 17:14 鉅亨網新聞中心
A股近兆資金 警惕脫實向虛

中國證券報今 (11) 日報導,根據 Choice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 974 家 A 股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累積規模達 9863 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去年全年的 127.5%,深圳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購買理財產品是有助降低資金閒置的損失,若公司棄置主業不顧,鍾情理財,不利用閒置資金進行業務改進,尋求突破,非造成資金浪費,更將釀成資金「脫實向虛」的情形。

報導指出,據 Choice 統計,近年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熱情高漲,2011 年,所有 A 股公司購買理財商品僅 27.5 億元人民幣,2012 年攀升到 124 億元人民幣,2013 年爆增 10 倍,來到 1349 億元人民幣,2014 年達 3473 億人民幣,2015 年達 5281 億元人民幣,2016 年年底已經攀升到 7733 億元人民幣,截至 9 月 10 日,今年以來 974 家 A 股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累計規模更直逼近兆人民幣大關。

從所屬行業來看,今年所有購買理財產品的 A 股公司中,又以 692 家為製造業,佔比 71%,合計買入 6244 億元人民幣的理財產品,相當於買入總額的 2/3。

2017年以來A股最愛買理財商品的前10名公司 資料來源:Choice數據
2017 年以來 A 股最愛買理財商品的前 10 名公司 資料來源:Choice 數據

而根據 2017 年上半年揭露到期收益統計的 413 家公司中,38 家公司理財產品到期收益高於淨利潤,其中 ST 明科 (600091-CN)、賢豐控股、*ST 佳電等 7 家公司靠著依靠投資理財產品「扭虧為盈」,如 ST 明科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1481.03 萬元人民幣,理財收益高達 3115.75 萬元人民幣,比淨利潤還高出了 2 倍。

報導指出,深圳某私募機構表示,購買理財產品是上市公司靈活經營的一種方式,借助理財產品降低資金閒置損失,投資受阻的狀況下,利用短期理財產品降低資金使用成本,適當時機再進行投資開發,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對公司發展還是有利的。

但如果公司棄置主業不顧,鍾情理財,或長期主業停滯不前,不利用閒置資金進行業務改進、尋求突破,而將理財當作公司的業績支柱,將會進一步造成大量資金,脫實向虛,沒能投入到實體經濟發展中。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應警惕長期依靠理財產品拉動利潤的行為,一來,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產品違背投資者初衷,恐將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其次,理財產品雖難以打破剛性兌付,整體風險較小,但仍有不少理財資金通過多層嵌套,投入高風險領域,仍存在一定的虧損風險。

ST 明科股價

 

【往下看更多】
美爆首例人類感染「螺旋蠅蛆病」 嚴重恐遭百蟲啃食致死
高血脂病患血液「真的一層油」! 醫曝驚悚畫面網看呆:可以煎魚了
挺罷名僧爭家產 3億土地成導火線 釋正定法師槓姊弟

 

【熱門排行榜】
內閣改組進度曝光!卓榮泰:本週完成調整名單
車一週只開一次容易壞?內行曝「1零件有隱憂」:不如搭小黃
處女座新月能量!「4星座」勇敢出擊迎轉折新局
關鍵字: 人民幣A股理財不務正業製造業headline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八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