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iPhone熱度不如預期 非蘋陣營趁虛而入

iPhone熱度不如預期 非蘋陣營趁虛而入

2017/09/21 15:45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蘋概股風光了大半年,非蘋陣營趁消費者待機空窗期積極搶市,相關概念股可望轉強,華映、和鑫、帆宣、尚立、盟立、閎暉等個股都有機會。

文.高志銘

由於蘋果十周年紀念大改款機種 iPhone X 預購及開賣日期較 iPhone 8 延後一個月 (十月二十七日及十一月三日),加上先前眾多手機品牌廠就選擇將行銷資源與推出新機時程展延到 iPhone X 發表後,有望趁此空窗期(多數消費者恐要等到年底才能拿到,可能會錯過感恩節旺季) 積極搶市。

iPhone 8 買氣不足 iPhone X 考驗不小

除了 iPhone X 延後出貨後外,iPhone 8 的預購數字似乎也不如預期。根據凱基投顧分析,iPhone 8 (含 iPhone 8 Plus) 首週末預購的結果,顯示買氣明顯受到 iPhone X 的高潛在需求壓抑,目前 iPhone 8 的出貨時間普遍少於一~二周,遠低於過去新款 iPhone 出貨時間三~六周或是更久 (新款開放預購不久後,因初期共應緊繃與需求強勁)。

另一個有待市場考驗的則是 iPhone X FaceID 的使用者體驗,蘋果軟體工程資深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在發表會展示 Face ID 功能時,出現系統無法辨識、要求改以密碼解鎖的情況,雖事後蘋果聲明澄清失敗是示範時,紅外線相機系統同時偵測其背後位於座位區的觀眾臉譜,或是舞台上其他工作人員臉譜,造成系統判斷異常導致手機鎖死,因此要求手動輸入數字密碼作為驗證 (辨識失敗兩次後會自動鎖死,需要輸入密碼才能解鎖),但仍讓人擔心其宣稱錯誤率僅在百萬分之一的辨識能力,最終銷售力道能否如市場原先預期強勁,仍有待觀察。

考量 iPhone 8 預購熱度不如以往,iPhone X 又尚未開放預購,無法了解市場需求強度,預期市場資金將會由股價已漲多的 iPhone 先行獲利了結,轉向拉貨轉趨積極且股價基期偏低的非蘋供應鏈 (原先觀望的品牌廠新品將陸續上市),盤面多頭主攻部隊也將因此輪替。

外觀設計差異性 非蘋將跟風搶市

富邦投顧預估, iPhone X 上市將影響智慧型手機產業未來發展的七大趨勢,包括 AMOLED 螢幕、SLP (substrate-like-PCB,類載板 PCB) 的 L 型電池、3D 感應與 AR/VR、十八比九顯示比例、COF (chip on film) 無邊框、金屬邊框與玻璃背蓋及無線充電。而在外觀上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取消 Home 鍵改為十八比九的全螢幕,以及改用 AMOLED 面板螢幕及金屬邊框與玻璃背蓋,可預期將是非蘋陣營率先跟風的設計改變。

由於十八比九全螢幕設計提供更佳的美學設計及實用性,優點之一是手機上方及下方的螢幕空間會增加 (面積增加 11~13%),可顯示更多文字,也可分隔畫面多工應用。其次是可改善遊戲及 VR 體驗,因這種比例可以將畫面和觸控區域最大化,體積縮減也讓使用者可以單手操作。

中國手機廠 積極轉向十八比九螢幕設計

目前對全螢幕設計態度最積極就屬中國手機品牌廠,華為 Mate 10、VIVO X11、紅米 PRO 2 及魅族 PRO 7 均搭載 18 比 9 手機面板,且面板廠歷經第二季產品線調整後,第三季起可望全面供貨,供應商包括高階的 JDI、LGD、夏普,台灣的友達 (2409)、群創 (3481)、彩晶 (6116)、華映 (2475),以及中國的昆山龍騰光電、天馬微電子及京東方。

WitsView 預估,2017 年 18 比 9 以上全面屏機種主要仍由三星、蘋果的旗艦機種貢獻,整體滲透率約 10%,待其他手機品牌布局完備後,2018 年滲透率才有機會大幅躍升至 37%,連翻近三倍。

由於螢幕比例從 16 比 9 轉變為 18 比 9,主流尺寸也從 5 吋增加至 5.5 吋、5.5 吋增加至 5.72 吋及 5.5 吋增加至 5.99 吋,約可多消化 12%的產能,另因良率可能降低,導致供給減少、報價上漲。由於不規則面板切割上較不具經濟效益,製程複雜且良率較低,平均價格將可提升 10~20%以上。

華映第四季量產 股價有望複製彩晶走勢

就國內面板廠量產時程來看,友達 18 比 9 全螢幕產品已於第三季底可大量出貨,就看客戶端認證的進度。群創則是在第二季開始著手產品線建置,第三季也已開始陸續出貨。

彩晶七月底已開始量產 5.7 吋 HD + 及 6.2 吋 HD + 面板,八月量產 5.5 吋及 6 吋面板,第四季會推出更多產品,且所有 5 吋以上產品都會改成 18 比 9、大多搭配 On Cell 觸控出貨。因第三季廠商尚末全面拉貨,營收貢獻占比仍不高,第四季出貨量將會大增,下半年產能利用率維持在 90%以上,法人預估第三季營收季增率在 40%以上。

華映今年開發的全螢幕面板,是搭配 incell 觸控出貨及採用 COG 封裝技術,目前已送樣中,預估第四季可量產。2018 年則計畫升產採 COF 封裝技術的全螢幕面板,有利開發中高階手機訂單。考量華映與彩晶同樣具有集團背景,具有作帳的誘因,隨著第四季進入量產階段,股價有望複製彩晶在第三季的漲勢。

今年第四季起旗艦手機螢幕主流規格將採用 COF 技術封裝的 OLED 及 LTPS(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低溫多晶矽) 面板,此製程可讓手機底部邊框長度縮短一.五毫米,使外型更接近全螢幕設計。

韓國業者已在擴大雙層 COF 產能,主要用於滿足針腳數三千 pin 以上的高階 AMOLED 面板需求;針腳數 1500~3000pin 的高階 LTPS 面板則可採用性價比較高的半加成法 (semi-additive),易華電是全球唯一半加成法產能的業者,將會是此趨勢下的最大受惠者,可預期明年營運一定會大幅優於今年。

OLED 逐漸成主流 和鑫、帆宣訂單需求增

隨著中國 OLED 面板產能陸續開出,OLED 面板也將逐步成為手機主流規格,預期中國廠對於觸控感應器需求也將有增無減,少數具量產經驗的和鑫 (3049) 最有機會搭上此商機列車。

和鑫主要為三星進行 on-cell AMOLED 前段觸控感應器代工,營收占比逾 90%。和鑫也有耕耘中國 OLED 面板廠客戶,憑藉過去量產經驗的優勢,可望大幅提高切入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因應市場需求,公司今年資本支出 18 億元,用於擴充 OLED 觸控感應器產能,月產能將由 3.3~3.5 萬片 (替三星代工生產,出貨占比近七成),一舉提高到四萬片,第三季開始裝機,最快第四季就可投產。

設備廠帆宣 (6196) 為美商應用材料 (目前為其第三大客戶) 代工面板相關設備,受惠 OLED 設備需求增加,客製化部門營收成長達五成,目前更傳出已間接打入韓國 OLED 廠供應鏈,加上中國面板廠積極耕耘 OLED 市場,公司也正與中國面板廠洽談採購購設備事宜。今年七月在南科也在購地動工興建第二座廠房,有利就近爭取美商應用材料的新廠訂單,增添長線螢運動能。

 

來源:《理財周刊》 89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往下看更多】
女護理師染毒暴斃成乾屍! 「佛牌滿屋、床頭插香」詭異破表
93歲老婦遭棄屍金色海岸! 媳婦認了:怕被罵
熱血台商赴中投資「被誣逃漏稅」 關押黑牢如人間煉獄

 

【熱門排行榜】
大樓清潔工竟是包租公! 他擁7房年收614萬:我工作不是為了錢
父癌逝有陰影! 52歲男狂簽保單 越買越窮陷財務黑洞
她喊50嵐「古早味新品」好喝死!一早就賣完 網見價格猶豫了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九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