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國有土地都更分屋滯銷 修法解套有效?

國有土地都更分屋滯銷 修法解套有效?

2017/09/28 14:46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文.莊孟翰

Q:國有土地都更分回房屋賣不掉,國產署亟欲修法解套,請教莊教授,面對都更分回房屋難以去化,在重稅當前,往後持有成本負擔壓力勢必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預計後續三到五年內,尚有 95 案,約七百戶將陸續完工分回,國產署未來恐怕得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然而,只靠修法是否真有辦法解燃眉之急?

A:自 2014 年下半年起市場景氣已逐漸呈現衰退景象,國有土地都更分回房屋賣不掉,國產署亟欲修法解套,實乃務實做法,以國產署參與都更分回之「千荷田」三十二戶為例,分別在 2014 年標出一戶、2016 年二戶,今年四月與七月分別標出三戶、七戶,並且標售價格已下降至六字頭,國產署在市場景氣無法充分掌握情勢下,希望「都更條例」儘快完成修法,成立專責「公法人」處理,並放寬各機關可自行參與都更,為現狀解套,無可厚非;否則未來累積分回數量愈大,來自各方壓力也必然愈大。

售出不到一半 還只是鳳毛麟角

為統籌規劃運用,國產署近年積極配合都更,時至今日,當年都更案件通過事業計畫到權利變換歷經多年完工,預計將陸續有大量都更房地分回,當中總規劃戶數 110 戶的指標性個案─「千荷田」,國產署共分回 32 戶,並自 2014 年 10 月 17 日正式以新成屋開始標售。

惟至今歷經多次標售,實際售出不到一半,國產署所擔憂的是,未來三到五年尚有 95 案,約七百戶將陸續分回,而在當前景氣衰退情勢下,更多分回的房屋恐怕都將成為國產署的燙手山芋。

景氣難以預測 國產署非戰之罪

事實上,「千荷田」係由吉美建設與富廣開發合作興建,基地位於北市西藏路、汀州路一段及莒光路街廓,並鄰近植物園、國立歷史博物館,總面積 1166 坪,分別規劃為二十及十八層共兩棟地標型大樓,產品分別為 64、74 及 80 坪。

根據信義房屋彙整資料顯示,該社區今 (2017) 年六月,位於汀州路上,面積 75.29 坪,以每坪 62.4 萬元,總價四千七百萬元成交;相較於鼎盛期,2012 年當時房價,81.11 坪,每坪 82.2 萬元,總價 6670 萬元售出。從預售至今,不過五年光景,每坪價差超過 20 萬元,由此可見景氣落差對房價影響之劇;惟就此案而言,需格外留意的是,區位與樓層所導致的價格差異。

如認真探究此一議題,國產署應是「非戰之罪」!因參與都更當時,房市正處榮景,有些問題總是容易被景氣蒙蔽,國產署或許只考慮到單一面向,「可以分回多少坪數?」總認為只要坪數越多越好,其實事情往往沒有想像中美好,如同買房,也不是面積大就好,必須考慮的事項很多,就本案而言,初期的產品定位、規劃設計、銷售時機、坪數、售價、租金、分棟及分層等,如何兼顧分屋數量與價值,並爭取最大效益的決定,這才是真正關鍵所在。

倘若沒能考慮到各面向因素,草率做出決定,只以分回最大面積而沾沾自喜,這可能就會牽涉到公家機關官員的「專業度」是否亟待提升。另外,「政策僵化」,當面臨重大決策,沒有備案因應,一旦出現不可預期因素時,政府單位往往成為眾矢之的。此外,面對國家財政的「損失」,由全體人民共同承擔,也是大家皆不樂見的問題。

釐清五大因素 再下論斷

至於要如何考慮都更之變數?謹提出五大因素以供參考,包含景氣、房價、估價、共同負擔比例及分屋比例,此五大因素環環相扣互相牽制,當景氣下滑影響房價下跌,估值必然調降,最後造成共同負擔比例提高,則分屋比例必然隨之下降,反之亦然。

國產署在相關都更議題上,實在很難機動的將「景氣因素」考慮進去,這便是盲點之一,當時正值房市榮景,但 2014 年七月一日之後持有稅、交易稅及資本利得稅數箭齊發,房市景氣急轉直下,導致分回房屋難以去化,這也是始料未及。

其次,產品如何定位?是否要委託經營管理或銷售?另外,分回的資產也要確定其後續用途,譬如當作商場、住宅還是辦公,一開始就得想清楚,才不會如同「美河市」分屋糾紛,市府認為只分回 30%不合理的情事發生,畢竟商用與住宅產品價差極大,無法單就分屋面積論斷。

事實上,所有大型聯開案都存在同樣問題,例如正義國宅東側,台北市捷運局與 SOGO 百貨合作位於忠孝復興捷運站的新 SOGO,當初在與 SOGO 進行商場經營利潤分配時,就曾因權利金與按營業額或盈餘抽成孰重孰輕而舉棋不定,而事後證明應該選擇後者才划算。

按 SOGO 全台八家分店,2016 年營收高達 453 億元,其中,2006 年十二月底開幕的台北店復興館為首家捷運共構百貨,也是首家業績最快破百億元的百貨;假設當初市府選擇後者,無疑的是擁抱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金雞母,由此可見事先做好產品定位與市場景氣研判之重要性。

此外,還有一些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都更案,政府原本想規劃成社會住宅,惟若就實務面加以考量,則又顯得不切實際,因在精華地段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租金」如何訂定?正因租金不可能太低,那麼對於需要社會住宅的低收入戶而言,即是無濟於事,倒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將分回房產規劃為商辦、商場使用,以坐擁相對高價租金,再運用租金去補助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相對來說,反而比當作社會住宅的單一思維來得實際。

面對這些棘手問題,國產署希望「都更條例」可以儘快完成修法,放寬各機關自行參與都更,此外,往後都更分回房屋亦可由公法人標售,以達到活化利用,國產署希望能藉此卸下重擔。

尋求公正第三方 不可或缺

另外,也有官員表示,希望內政部儘速成立都市更新中心及專業公法人組織,以期雙管齊下根本解決問題。

當然,國產署希望「都更條例」可以儘快完成修法,放寬各機關自行參與都更,即可就此卸下重擔,但恐怕不是修法即可輕易解決此一問題,因所有都更面臨情況相似,龐大的土地潛藏利益,官商勾結情事時有所聞,又有誰能夠保證面面俱到,雙贏互利使命必達。當初柯文哲市長便信誓旦旦的揚言要徹查五大弊案,至今換了位子便換了腦袋,所謂五大弊案恐也只是政治口號而已。

因此,當前必須嚴肅面對的是,可否交由第三公正單位來幫忙推動都更,一則取其專業性,再則兼顧公正性,也能讓國產署可以獲致喘息的空間。

 

來源:《理財周刊》 89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往下看更多】
被魔神仔牽走? 屏東翁失蹤8小時「尋獲近公墓」 民俗專家:2地方別去
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 3嫌畫面曝光! 智財法院分案審理
興櫃:挾稀有貴金屬戰略地位,聯友金屬競拍繳佳績,9/9轉上市,今股價轉強

 

【熱門排行榜】
掏空德信遭判刑!林冠百再爆吸金詐騙 友人氣:聽說又在揪投資
中國「地下黑市鏈」遭踢爆 謝金河:輝達面臨關鍵時刻
厭惡「邊教投資邊推銷」! 《富爸爸》作者酸:聽了渾身不自在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九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