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後疫情時代 在資產暴漲之後 窮人的憤怒就要來了

後疫情時代 在資產暴漲之後 窮人的憤怒就要來了

2020/06/11 17:10 東森財經新聞
後疫情時代 在資產暴漲之後 窮人的憤怒就要來了

受武漢肺炎(亦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陷入重大衰退危機,世界銀行(World Bank)8日發布「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June 2020)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的經濟將比去年萎縮5.2%,這是80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擔憂資產價值減損,不少投資人不斷尋覓更多避險工具,藉以妥善達成資產配置。多項的避險商品也淪為資金追逐的標的。以黃金為例,作為利率和美元的替代品,黃金期貨價格自3月19日最低價1,473美元逐漸回升,在4月13日衝高至1,762美元,有法人認為,黃金避險的多頭走勢仍將持續,高盛更是斷言未來12個月內,金價有機會上看2,000美元。同為避險商品的比特幣,在疫情與美國動亂的加持下,近期也重回1萬美元附近震盪整理,而國人所熟知喜愛的日幣,近日也因美元走弱,出現連三升的走勢。



▼黃金期貨價格自3月19日最低價1,473美元逐漸回升,在4月13日衝高至1,762美元。(圖/翻攝自芝商所



在亂世中尋求避險是很合理的行為,而供需推升所造成的價漲亦是相對合理的結果,但當我們回頭細看其它金融市場的表現,美股道瓊、標普500幾近回到了疫情發生時的水準,標普 500指數也越過了今年年初時的高點,那斯達克更是在收盤時站上前所未有的萬點。台股亦是如此,加權指數離12000點僅一步之遙,櫃買指數更是早在6月初就收復了武漢疫情的缺口,但推翻傳統思維的市場還不止這樁,油價弔詭的出現了負數,在一片看衰經濟前景展望的聲浪下,布蘭特原油寸步走漲的回到了40美元/桶,在世事都不好的情況下,竟然萬物都不倒,投資人這時才發現,原來是熱錢啊!

 

▼美股道瓊近半年來的趨勢走向。(圖/翻攝自yahoo股市


▼台股已在6月初收復疫情的缺口。(圖/翻攝自台灣證券交易所


▼國際油價在4月份出現負數,如今寸步走漲回到了40美元/桶。(圖/翻攝自芝商所


這不是首次的印鈔,但卻喊出了最兇的口號「無限QE」,疫情之下各國救市行動如火如荼展開,撒錢不手軟紓困不輸人,配合著趨近零的利率政策,大量的資金瘋狂的湧入市場,股民每天憂心崩盤,證交稅卻很誠實的創下了8個月的正成長,房市的投資客也悉心期待,受到疫情衝擊後的房價,能如願下修帶來所謂的超額報酬,但天不從人願,官方公布了近期的房價數據,卻是六都全漲,還有四都創下新高。熱錢的威力,我們都見識到了,不僅見識還一次比一次的體認更深,顛覆傳統認知與教科書理論的「萬物皆漲」,讓既得利益者短時間內迅速累積了重大財富,而相對在後的通膨,便是我們不得不先預警的重大危機。


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黑天鵝無所不在,所有市場攜手重挫,在深不見底的悲觀情緒簇擁下,投資人(機構)不得不現金為王,除了民生必需、糧食、醫療用品等部分災難恐慌財,出現價格暴增,消費力的下滑讓其餘耐久財、奢侈財等商品無一倖免,不過疫情壓抑的物價僅是短暫的通縮,當缺工、缺料、缺成品的狀況出現後,供需交叉的均衡點(價格)又再次移動,若此時市場最不缺的資金,危機入市進行炒作,通膨便將迅速來到,居高不下的物價也將比比皆是。


沒有錢怎麼辦?或許有人會跟你說,投資什麼超賺,存股多久可以賺多少錢,不要眼高手低看不起小本小利…但坦白說投資是有錢人的事,雖然很酸但是事實,當可支配所得低於生活要素時,更是遙不可及的夢,這也是各國政府進行紓困的立意,避免讓疫情成為壓垮中低階層的最後一根稻草。勞動薪資是大多數人基本可支配所得的來源,鎖國封城不僅造成商品原料無法生產出貨,同時伴隨而來的也包括勞動市場的裁員與無薪假。

 

與各位分享筆者真實友人的案例,Kevin(化名)是位月領5萬元的資深主管,因疫情衝擊遭優退,此時,空缺的勞動力可能遇缺不補或由內部遞補,據傳公司有意從內部拔擢一名原月薪僅4萬元的某員工,老闆可能以共體時艱為由,加5千元或原價不變讓舊員工升官發財,若以這名員工的視角來看,對於「加薪」、「升遷」欣然接受,但是就產業薪資結構而言,這個職位的價碼卻已將定錨下修。

 

原本遭優退的Kevin,如今尚在謀職的苦海浮沉,受疫情衝擊企業節流影響,待業時間也將拉長,為了混口飯吃,或許會下修自己勞動薪資的要求,這只是筆者身邊出現的例子,種種原因都將造成薪資結構出現僵固或下洗,工作容不容易找到、待遇是否一如既往,真的是如此,亦或是危言聳聽,或許你身邊有著截然不同的現實,也期盼我們都不會遇到這一天的到來。


後疫情時代來臨,熱錢充斥,大家都清楚經濟局勢的風險,也明白資金行情的代價,在眾人都不希望成為最後一隻白老鼠的情況下,商品市場常因風吹草動出現暴起暴落,驚驚漲的格局也就此起彼落,我們無法斷言預測這樣的行情合時會出現泡沫,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唯一的操作法則,在市場泡沫被戳破之前,通膨之勢將無可避免,僵固的薪資、購買力的下滑,以及日益高漲的房價物價,除了期待政策作為,與其當個酸民每天唱衰市場,不如試著接納財經、縱身市場靠自己挺身而戰(賺)。


(封面圖/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聯發科通過配息10.5元 股價創近六年新高
比特幣最夯時 挖礦晶片佔了台積電4%營業額
看準亂局狙擊港幣! 海曼資本200倍槓桿做空 港16度注資救市

 

【熱門排行榜】
從勞動節喝到母親節! 星巴克「買1送1」85度C、伯朗咖啡第2杯半價
「醫院2倍診所1.5倍」 健保署擬修最低薪資 醫界跳腳:無法負擔
台積電男友壓力大「常崩潰爆哭」 妹子問怎麼幫? 網勸1招:治百病
關鍵字: 疫情經濟避險通貨膨脹股市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