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曝5-7樓房子易受損 大樓怕搖太久

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曝5-7樓房子易受損 大樓怕搖太久

2022/03/25 14:40
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曝5-7樓房子易受損 大樓怕搖太久

23日凌晨1點多,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強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台灣與整個太平洋火環帶可能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前氣象局長辛在勤表示,軟弱的地質會導致地震震動被放大,且5-7樓以下房子最容易受損,辛在勤詳細說明原因。

★【理財達人秀】台股彈584點 警報解? 反彈去留攻略!急殺撿超跌股?

▼23日凌晨1點41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地震。(圖/地震測報中心)

辛在勤提到,有鑑於近日強震加上大雨,不宜外出,趁此機會分享一些關於地震的知識。首先,越靠近地震發生的地方,震動就越急、越大,持續時間稍短,越遠的地方相反,持續時間則以不同地質有所不同,「軟弱地的平原或盆地,都可能產生共振放大效應。」

以台北為例,台北盆地內的地質較軟弱,若發生地震,震動會被放大,持續時間較長,「尤其10-15層倍數的房子較顯著」,辛在勤解釋,這現象就像把石頭丟進湖裡,水波向外傳播,越靠近石頭入水地方,水波就越大越急。若從災害方面來看,辛在勤表示,通常5-7層以下的房子,若碰到較大較急的震動時容易受損,「如同小船在碎浪中容易翻船,但大船就很安全」,因此位於震源區的低層磚造房較容易遭到破壞。

▼強震導致路面裂開、塌陷。(圖/東森新聞)

辛在勤表示,雖然大樓也有倒塌的案例,不過幾乎都是特殊地質造成的,例如軟弱地質液化,或是大樓不當設計、被改裝,以及跪下或折斷,高樓大廈較不擔心劇烈震動,反而比較怕因為長時間搖晃,導致大廈結構鋼板彈性疲乏。

▼辛在勤在臉書分享地震相關知識。(圖/翻攝自辛在勤臉書)

此外,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也透露,未來若真的發生規模8.0以上的地震,台北恐怕會因「盆地效應(果凍效應)」、「雙重共振」2大因素,造成比東部更嚴重的災情。臉書粉專《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也指出,每次地震台北都會搖得比較大,主因是地質,因為台北以前是個湖泊,有些地方的沉積物鬆軟,加上盆地地形,「震波進來盆地後能量容易被聚集、震度也因而放大」,也就是說,因為地質的關係,輕微的震動在台北盆地也會被放大加強。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解放軍宣布對台軍演!賴清德回應了
吉卜力效應! ChatGPT使用率創歷史高 「風格失敗」破解密技曝光
巴菲特、李嘉誠不約而同1動作 外媒示警:「這狀況」恐來臨

 

【熱門排行榜】
清明連假速食優惠! 肯德基「雞腿堡買1送1」 漢堡王優惠現省3155元
不是愚人節玩笑! 超商咖啡買7送7 最低不到5折起
好市多今起「電子掃卡」入場!5人怎麼刷?內行人解答了
關鍵字: 地震大樓房子受損辛在勤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