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每日確診破萬「到這時才緩解」 醫示警:病毒不會消失、清零

每日確診破萬「到這時才緩解」 醫示警:病毒不會消失、清零

2022/04/29 15:09
每日確診破萬「到這時才緩解」 醫示警:病毒不會消失、清零

昨天(28日)為台灣首次本土確診破萬例,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直言,往後會有段時間每天新增確診病例以「萬」為單位,而這種情況要到何時才會緩解?謝宗學表示,要到染疫人數達到一定的人口比,而通常是30%以上,疫情規模才會從高峰下降。更示警病毒不會清零、不會消失,但漸漸不再受到關注。

★【理財達人秀】台積沒大漲 等什麼? 中鼎踩雷接不接? 庫藏股追誰?

謝宗學在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指出,這段時間本土確診人數會以萬為單位持續新增,大概會持續到台灣總人口30%都染疫,疫情規模才會從高峰下降,緩步進入一個谷底的平原期。

謝宗學表示,隨著新增確診病例每日增加,轉中重症的「人數」絕對會隨之增加,死亡「人數」也是。但觀察的重點不是「絕對數字」,而是相對總染疫人數的「比率」。他說目前中重症的比率約為萬分之30(千分之3),死亡率約為萬分之 1.3。而這是台灣閃過致死率較高武漢原始株、Alpha變異株、Delta變異株,面對重症率和致死率較低的Omicron變異株得到的防疫成果。

目前最重要的防疫工作除了減災外,謝宗學認為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調適。由於2年多來一直抱持著清零的心態,現在要逐漸轉換成共存,這絕對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另外,謝宗學認為,現在最該注意的是,因為染疫人數暴增,是否造成各項流程延宕、醫療量能緊繃、確診者轉中重症時沒有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這也是身在急重症醫療第一線的他感受格外深刻的。

謝宗學直言,若看到確診死亡率大幅上升,預期的原因可能有2個,一是沒有接種疫苗的長者族群染疫人數增加,二是醫療量能超過負荷崩潰。他說,世界各國在過去2年間大多數經歷過程度不一的醫療崩壞和醫療排擠效應,希望台灣儘量不要經歷類似痛苦的過程,「努力讓疫情規模曲線平緩、不濫用急重症資源,同心協力保全醫療量能,一起走過充滿曲折的最後一哩路。」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點擊看完整全文】

延伸閱讀
丹麥稱「疫情已受控」 宣布停打新冠疫苗
百萬美妝YouTuber確診後痊癒 自爆留「兩大後遺症」建議家中備這藥品
連千毅「幕後大哥」看不下去 喊話雙方:事件該打住了
要讓小孩打疫苗嗎? 兒科醫列3原因:至少先打1劑
台灣「居隔神器」比國外價格貴超多 高嘉瑜喊話中央適度鬆綁

 

(封面圖/鏡週刊)

 

【往下看更多】
快篩應「免費寄到家」不該排隊買 邱淑媞:台灣落後國外2年
北北基桃衛生、感控全癱瘓! 前線醫療曝4點必改:不做就爆炸
兒童疫苗該打莫德納還BNT?名醫給4字答案

 

【熱門排行榜】
華為驚爆假國產! 美調查2款AI處理器:偷塞台積電晶片
蘋果為何能從「川普手中逃過一劫」?華郵:庫克做對這件事
股災衝擊上班族荷包!人均失血23.5萬 逾半選擇「長抱等漲」
關鍵字: 確診疫情本土高峰謝宗學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