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內湖交通怎救?「台北山手線」掰掰 輕軌擬變捷運預算暴增5倍

內湖交通怎救?「台北山手線」掰掰 輕軌擬變捷運預算暴增5倍

2017/12/13 09:42 東森財經新聞
內湖交通怎救?「台北山手線」掰掰 輕軌擬變捷運預算暴增5倍

▲港墘路西側道路拓寬工程,第1階段設置簡易鋪面人行道第2階段路樹、電箱遷移及孔蓋下地。(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工務局)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翻攝自東森新聞)

 

台北市內湖交通壅塞問題始終無解,連市長柯文哲都大嘆「內湖交通沒救了」。柯文哲今年4月曾表示,將規畫興建南北向輕軌、串連東西向捷運,成為「台北山手線」,解決內湖交通壅塞。但12日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透露,考量專家意見後,東側南北向大眾交通運輸還是以中運量、地下運行為主,換句話說,地上輕軌可能被地下捷運取代。

 

根據捷運局估算,原計畫的輕軌每公里造價約10億,預估全線需125億元;若改地下化捷運,每公里成本暴增到50億元計算,換算下來,造價暴增為700億元,新舊差異高達5倍。

 

至於內湖交通問題要如何解決?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內科發展至今變成15萬口工作人口,是當年都市計畫始料未及;交通問題分為小手術、大手術,先拓寬關鍵瓶頸路段的港墘路,但最關鍵的還是「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為解決內湖交通問題,北市府決定分階段「動刀」,首先看上長期壅塞的港墘路。北市新工處於簡報中指出,港墘路由東向西,未來將從現行2線車道,擴增為3線車道,預計年底完成。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解釋,南環線、北環線已被中央定格為中運量系統,考量系統銜接、長期投資、跟交通瓶頸效益,基於必須全區照顧下,「從輕軌躍升到中運量」、「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我們認為越來越成熟」。

 

北市捷運局長張澤雄說明,可行性研究最快明年7月出爐,之後報給交通部核定;至於新、舊計畫造價差異,張坦言,地下化當然比較貴,若選擇平面化,挖隧道、車站的錢都可以省下來,「這還差蠻大的」。

 

北市捷運局主秘王偉補充,若使用輕軌系統,勢必佔用路面道路,內湖交通恐更壅塞;至於採用高架模式,有噪音、都市景觀問題,經多方討論,傾向地下化,當然相對耗時,已請顧問公司提出適當評估資料,並研究工法、路線。

 

交通大學副教授黃台生認為,目前台北市南北向捷運系統僅文湖線,的確需要另一條東區的南北線,原本市府思考用輕軌,只會讓交通更惡化,當然用捷運方式,金費龐大、工期較長,但外界不要害怕,只要一起努力去推,就能早一點實現。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建議,他雖然還未看過完整計畫,但台北市橫向主要幹道,包括信義、忠孝、南京等,每條路線間隔不遠,頂多約1公里,若用捷運串聯,效益是否足夠、以及運量能增加多少,北市府應該要思考清楚。

 

【往下看更多】
川普對台課32%關稅!高嘉瑜、郭國文點名「1產業」:保護60年0出口
川普再提半導體被奪走「對台開徵32%」 對等關稅一表看
只有企鵝跟海豹...這2地根本沒住人 川普也課10%關稅

 

【熱門排行榜】
美課台灣關稅32%「推演範圍內」 行政院:持續交涉3不合理處
原子筆蓋小洞有玄機!竟是「保命神器」 雄獅曝真實用途
3生肖發財了!清明過後喜迎桃花 遇貴人財運大開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