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蝸牛小米粽」釀3死4命危 毒物專家:恐與農藥有關
(2024/09/18 12:24)米是無辜的!米酵菌酸真正元凶是「它」 學者籲更名
信義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引起關注,截至目前已有31例個案,其中14例個案皆檢驗出「米酵菌酸」毒素。
但馬來西亞籍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指出,此毒素為Bongkrekic acid,中文翻譯錯誤導致大眾對無辜的「米」產生錯誤恐慌,其正確中譯應為「椰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毒素,主要產生因素為被致病變種病毒污染的發酵椰子或玉米食品中,這種毒素具有高度的毒性,不僅耐熱、無色且無味。黃貞祥進一步解釋,Bongkrekic acid很少有機會在大米製造中出現,其主要通常存在於椰子或玉米製品中,與大米的關係可說是微乎其微。
★【理財達人秀】台股強彈300點 勝利打點? 神抓底部起漲股 大戶買爆★
就此,黃貞祥呼籲衛福部應將Bongkrekic acid中譯正名為「椰酵菌酸」,除了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義,也能防止民眾因「米酵菌酸」這個錯誤的翻譯,而對米製品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更多鏡週刊報導
寶林風波「緯創工程師中鏢」 公司信號召同仁為他募捐集氣
米酵菌酸惹民憂!他曝由來與「真正功能」 過去2物也發生食物中毒
寶林茶室案延燒!新北再通報1例 汐止女食用炒粿條「當天腹瀉噁心」
(封面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寶林「資不抵貸」沒有賠償能力?會計師籲:快防脫產
►寶林茶室中毒案「17人症狀一覽」 薛瑞元:不排除人為下毒
►寶林食物中毒案 罪魁禍首疑是「它」 醫師:沒有解毒劑
【熱門排行榜】
►台積電未來3年投資 劉鏡清全說了:將在3地設廠
►試穿太大要小一號 她翻鞋墊氣炸噴:為業績不擇手段
►公部門霸凌連環爆!北市社會局長官怒罵員工3年 「上班像參加喪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