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你有達標? 企業年終平均1.3個月 逾8成「全員皆有」

你有達標? 企業年終平均1.3個月 逾8成「全員皆有」

2025/01/03 15:12 東森財經新聞
你有達標? 企業年終平均1.3個月 逾8成「全員皆有」

農曆新年腳步臨近,各行各業紛紛揭曉年終獎金的分配,成為熱門話題。長榮海運今年再度以「20個月年終」登上焦點,讓人羨慕不已。航空業的部分,長榮航空則宣布今年將發放7個月年終獎金,超越去年的6個月;而星宇航空也不遑多讓,除發放2個月年終外,還加碼調薪3.5%至5%。這場企業年終獎金的大比拚,不僅展現各企業的實力,也成為吸引人才的關鍵手段。

年終獎金攀升! 企業平均1.39個月 金融業拔得頭籌

★【理財達人秀】台股5月開門紅 台積補缺口 台幣強升逾1元 Q2匯率傷?★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今年有96% 的企業願意發放年終獎金,較去年提升10%。企業平均年終獎金從去年的1.32個月增加至1.39個月。兩項指標皆呈現上升趨勢,似乎與主計處公布的第三季GDP年增4.17% 相互呼應,2024年則以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資訊科技業和運輸物流業名列前三名。然而,這股樂觀的氣氛並未平均分布於各行各業,不同職業類別的年終表現,依舊存在顯著差異。

交叉分析來看,今年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 以平均發放1.97個月年終獎金成為最慷慨的產業。這一成果的背後,與14家上市金控截至11月合計獲利達5,714億元,年增58.8%,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密切相關。而大多數業者依據業績表現來獎勵優秀員工,加上績效獎金與盈餘分紅,有部分金控員工的年終獎金預計將介於7至12個月不等,部分優秀員工甚至有機會獲得12個月的年終獎金。

資訊科技業則以1.6個月列居第二,台灣高科技產業登全球科技發展關鍵要角,目前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中有超過14萬筆科技業的工作機會數,是近年的高峰,顯示科技產業的人才需求日益擴大,為了搶人留才,除了有7成6的科技業今年有調薪計畫,優渥年終、績效/激勵獎金、分紅配股等策略,也能提升留才誘因。

至於運輸物流業今年以平均1.5個月的年終獎金位居第三。受惠於航運市場持續回溫,以指標海運龍頭為例,就大手筆給出了20個月年終,拉高整體產業平均值。另一方面,2024年隨著網路電商業績持續成長,全年增幅達4.6%,帶動整體營收上升,也讓業者更願意與員工分享成果。

另外針對今年無法發放年終獎金的企業,調查顯示,有24% 是因為今年獲利表現未如預期,而無法提供年終獎金;另有12% 的企業表示,基於員工表現未達標準,選擇不發放相關獎勵。

超過八成企業「全員皆領」 讓利增加向心力

探究發放年終獎金的意義,已不僅僅是對員工一年努力的肯定與感謝,更承載著企業希望員工「過個好年」的心意。根據調查,企業主發放年終獎金的主要原因中,慰勞員工辛勞的比例最高(56%),其次是基於慣例(44.5%)、特別獎勵表現優異的員工(41.4%),以及與員工共享利潤(20.1%)。此外,有12.8% 的企業表示,年終獎金是留住核心人才或吸引新血的重要策略之一,充分顯示其在激勵與人才管理中的重要性。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根據早先勞動部發布的首份《產業缺工試查報告》,截至今年7月底,全台有約 6.6 萬個職缺超過半年無法填補,其中以製造業缺工最為顯著,缺工數達2.1萬個,占比高達31.9% 。這一現象也與調查結果相符:在願意發放年終獎金的企業中,製造業占比最高,達48.7%。顯然,年終獎金已成為企業應對缺工壓力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也顯示出,86.5% 的發放年終獎金企業選擇「全員皆可領」,說明了大多數企業願意讓利,藉此增進員工的滿意度與向心力,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想領高額年終獎金?「印象分數」竟成關鍵

針對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依據,調查顯示,企業在發放年終獎金時,主要考量標準為「個人績效」,占比高達 71.3%;其次是依據員工的「年資」發放,占比 35.3%。有趣的是,雖然比例較低,但仍有 0.6% 的雇主選擇以「印象分數」作為年終獎金的判斷依據,顯示職場形象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這一現象反映了職場文化的轉變,展現主動積極的態度、積極參與公司任務,以及贏得主管好感,已成為影響職場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她建議,新進員工若希望能在職場脫穎而出並獲得豐厚的年終獎金,除了全力展現工作實力,還應適時調整態度,善用職場心理學維持良好的職場關係,進一步加強與主管及同事的互動,以贏得良好印象。

另外針對不少網友關注的問題:「勞基法是否對年終獎金有相關規定?」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解釋,雇主發放的年終獎金屬於「勞工福利」,性質上為「獎勵」,其發放條件與標準通常由勞雇雙方在勞動契約中協商,或由雇主在工作規則中明確規定。雖然《勞動基準法》第29條提到:「企業若年度結算有盈餘,『應該』給予員工獎金或紅利」,但該條文並未將其納入強制性法律規範,也未設置具體罰則。因此,是否發放年終獎金仍主要取決於企業內部的政策與勞雇協議。

此外,對於新進員工或在年終獎金發放前已離職的員工,能否領取該年度的年終獎金,則需視公司工作規則、團體協約或勞動契約中的相關約定而定。因此建議,求職者在簽訂工作合約時,應特別關注獎金發放相關條款,以避免領不到年終因衍生後續勞資糾紛。

為了解今年企業的年終發放狀況,特設計「企業年終發放調查」,自2024年12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針對企業會員進行電話立意抽樣調查,有效樣本數為753份。

(封面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往下看更多】
Siri偷聽講話挨告了!蘋果同意付30.9億和解
他抽中購物節100萬現金「1情況繳回國庫」 網笑:台中玩真的
錢都涮涮鍋推會員制! 網見「黑卡門檻」驚:實在太難

 

【熱門排行榜】
台幣盤中「爆升1.2元」!阮慕驊曝「1情況」:央行放手很正確
美國恐棄台?《經濟學人》曝3變數:川普給了習近平機會
下斡旋才能「房貸預查」是話術? 資深房仲全說了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