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電動車大廠申請破產!欠下54億債務 員工全失業

電動車大廠申請破產!欠下54億債務 員工全失業

2025/01/27 15:14 東森新聞
電動車大廠申請破產!欠下54億債務 員工全失業

電動車製造商Canoo曾經風光一時,沒想到1月17日正式申請破產清算。這家曾於2020年估值高達24億美元的公司,最終因財務危機、內部動盪和市場挑戰而無法繼續營運。

根據《msn》報導,Canoo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將立即停止營運,並開始出售資產以償還約1.64億美元(約新台幣54億元)的債務。儘管該公司曾與美國郵政服務和沃爾瑪達成合作協議,但這些交易並未能挽救公司頹勢。《財富》雜誌報導指出,沃爾瑪雖簽署了不具約束力的協議以購買4,500輛Canoo電動貨車,但至今未購買任何車輛。

Canoo的高層管理層在聲明中提到,公司未能成功獲取美國能源部的貸款或吸引「外國資本來源」的投資,導致資金枯竭。這與競爭對手Rivian獲得能源部支持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4年上市之路:從高峰到谷底

Canoo在上市後的4年間風波不斷。該公司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以避開傳統首次公開募股的審核程序。然而,這種模式的風險最終顯現,Canoo的股價持續下跌,並引發了投資者訴訟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最終,Canoo支付了150萬美元以和解相關指控。

Canoo最新的財報顯示,其2023年全年收入僅為88.6萬美元(約新台幣2907萬元),遠低於累積的15億美元(約新台幣492億元)虧損,顯示其無力扭轉財務困境。

員工與社區的衝擊

Canoo的破產對於美國加州、德州與俄克拉荷馬州的員工和社區造成了巨大影響。去年8月,公司將總部從加州托蘭斯遷至德州賈斯汀,並要求194名員工中的大多數搬遷,其餘員工則遭裁員。到12月,Canoo進一步裁減員工,並讓部分員工進入「強制性無薪休假」狀態。

一個電動車夢的終結

Canoo技術子公司在破產文件中列出了1.26億(約新台幣41億元)美元的資產和1.64億美元(約新台幣54億元)的債務,表明其已無力償還債權人。執行長托尼·阿奎拉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對事情的發展感到失望,但仍要感謝員工的奉獻與辛勤努力」。

 

【往下看更多】
川普關稅重襲「周一開盤」國人憂 金管會急宣3大措施
不爽中國反擊!川普再加50%關稅 專家示警:對北京實質宣戰
台灣如何接下關稅大刀? 專家揭2關鍵:多買一些是對的

 

【熱門排行榜】
要挺住!融資維持率剩133% 台股再跌千點跌停近千家
台指期重挫2129點「史上第2大」
不只關稅! 川普還在幹另一件大事 恐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