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藥廠避關稅赴美設廠! 專家:成本大增恐釀藥漲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還沒告個段落,甚至還打算調查半導體和藥品產品來徵收新關稅,雖然細項還沒完全揭曉,不過也引起各大藥廠擔憂,因為若要把廠房重移到美國生產,除了成本會大幅提高外,也勢必會衝擊在全球佈局的供應鏈,導致價格攀升。
★延伸閱讀★醫起看/一看盤就胸悶、冒冷汗? 4招幫你關掉焦慮情緒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近期發布兩份通知,要針對進口半導體以及半導體製造設備,還有藥品和藥物成分等產品進行調查,要為後續新關稅政策鋪路,而這也意味著貿易戰火將會進一步擴大。
治病或是保健的藥品,未來恐怕成為國際貿易角力籌碼,畢竟包含學名藥、非學名藥都將要被美國列為調查範圍,若真的調高關稅,全球藥品市場難保不重新洗牌,像是輝瑞、莫德納還有默沙東、禮來等藥廠,在全球都有據點,要重回美國生產,供應鏈、成本都是雙重壓力。台灣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在(美國)那邊設廠,當然相對一定是成本會增加很多,不管是土地的取得、環保的規範,還有員工、薪資等等,這是一定成本會變得很高的。」
★延伸閱讀★前白宮官員談中國因應貿易戰:拉高美消費者痛苦值
不想受限關稅困擾,瑞士藥廠諾華就宣布,未來五年會在美投資230億美元,專家分析,儘管多家跨國藥廠都宣布在美加碼投資,但還是難敵衝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如果是一般像慢性病的一些用藥,成本本來就比較低的,那你到美國去面對那麼高的一個建置成本,跟人力成本等等的話,也不見得是最好的計畫。」
各大藥廠陷入兩難,不是自行吸收關稅成本,就是要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未來除了價格變更貴,全球供應鏈大洗牌。
投資公司策略長林宏舜:「在中國大陸跟某一些東南亞,便宜的代工策略下,他們這些藥品跟半導體的晶片是直接可以找到新的替代方案的,他們比較危險的是,他們隨時可能會被更換。」
藥品、半導體關稅,還沒完全揭曉,各大廠商供應鏈繃緊神經,直到宣布後,勢必會再引起另波風暴。
【往下看更多】
►台幣盤中升8角「驚見31.14」專家警告:升值利多已出盡
►台幣盤中「爆升1.2元」!阮慕驊曝「1情況」:央行放手很正確
►美國恐棄台?《經濟學人》曝3變數:川普給了習近平機會
【熱門排行榜】
►年收60萬買900萬房 他勸「有能力快買」 網見細節酸爆:靠爸才敢
►股票「多空都做」比單邊賺? 過來人曝真相:當心雙巴
►預售屋繳12%他不想買了! 網一票「喊私問地點」 專家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