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鏈危機要來了? 華爾街大老曝「各國狂搶」:金價恐飆上1萬
(2025/04/30 17:20)川普想把台幣「弄到13.3」? 專家驚呼:美國會破產

隨著月初川普突然祭出對等關稅,再來傳出美債被大量拋售,導致2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飆升至5.066%,「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這個單詞開始被廣泛議論,而近期有媒體報導,傳出川普(Donald Trump)的目標是要將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打到13.3,若成真台灣恐怕會重演日本「失落的30年」。
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致力於削減美國債務與赤字、縮減貿易逆差,並祭出關稅當作談判手段,讓世界各國不得不與其進行協商,而背後的原因恐怕與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提出的「海湖莊園協議」有關。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據澳廣新聞網與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分析指出,「海湖莊園協議」實際上僅是米蘭在去年11月發布了一篇名為《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的論文,內容指出目前美國經濟模式不可持續。
該論文是基於「特里芬矛盾」(Triffin Dilemma)的概念所寫成,「特里芬矛盾」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1960 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提出的理論,指的是在「布列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下,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導致美國會出現長期的貿易逆差,才能滿足各國對美元的需求,但理論上美元必須要維持其幣值的穩定,才能其保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而唯有美國在長期的貿易順差才能確保美元的供需平衡,才有辦法穩定其貨幣價值。
不過很明顯的,上述兩種情況完全相反,無法同時達成,且美國為了滿足各國對美元的需求,源源不斷的印鈔以提供流動性,但長久以往會造成美國貿易逆差惡化,恐怕導致其他國家對美元的安全性信心全失,最終導致「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潰,因此被稱為「特里芬矛盾」。
而米蘭認為,美元被高估是導致美國產生巨額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由於美元的強勢會導致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進口商品便宜,從而使美國製造業處於不利的地位,且同時美國在全球GDP佔比下降,米蘭認為,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負擔必須由全球一起分擔,因此借鑑1985年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 of 1985)提出了2招。
首先,米蘭認為「關稅」將有辦法逼各國拉上談判桌,且若是一步步針對性的執行,並不會造成美國通膨,因為理論上各國會讓貨幣貶值,以抵銷關稅的影響,而在此情況下,美元的購買力並不會被削弱,貿易額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但同時卻能藉由關稅增加美國財政收入,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上述情況仍會造成美國製造業的劣勢,因此,米蘭將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以此施壓各國接受「美國提供軍事保護(安全區),貿易夥伴國得配合讓美元走貶,還要購買幾乎免費的超長期美債」這個核心理念,這樣不僅可以為美國製造業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還能壓低長期債券息,減少美國政府的負擔。
據《商業週刊》報導,台灣恐怕是「海湖莊園協議」的夢幻客戶,而終極目標是讓美元兌新台幣匯率貶到13.3,若成真,對台灣民眾來說,意味著新台幣購買力變強,有利進口,但對於台灣這種出口導向的國家恐會造成經濟衝擊,屆時恐怕重演日本廣場協議後遺症,央行恐怕面臨政策兩難。
對於讓美元兌新台幣匯率貶到13.3,紐約台商會前會長吳達義接受《東森新聞》訪問時表示,川普想法與與經濟理論完全矛盾,若把美元貶值,且貶到這種程度,會導致美債沒人要,美國就破產了。
不過在川普狂人政治的風格之下,或許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若美元對新台幣匯率真的來到13.3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曾任Melstrep Inv. Ltd.高級黃金分析師、華川資產管理研究員的任以能接受採訪時建議投資人,若手上有快到期的美元資產,就不要再去續了,可以轉到其他資產,例如黃金是一種考量,農產品或礦業相關產品也可以去做關注。
(封面圖/取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川普逼降息!高盛示警「Fed若屈服」:金價飆到4500
►關稅衝擊運價!東南亞航運龍頭「資金斷鏈」 面臨破產清算
►川普盼本週達成俄烏協議 承諾可與美做大生意
【熱門排行榜】
►川普放話「拯救全世界」! 痛批台日韓犧牲美國:不用對他們抱歉
►台灣「1產業」陷倒閉潮! 店家腰斬萬人失業 未來恐遭滅絕
►驚見「巨大蜈蚣長老」躲冷氣縫隙! 全網嚇爛:房子不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