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不敵山寨? 這家速食店靠35元漢堡年收26億
(2018/11/07 10:54)以假亂真踢鐵板!山寨大潤發遭提告竟改名「X潤發」
▲大陸山寨能力之強,就有超市取名為「大潤發時代」,使不少消費者誤以為是大潤發的分店。(圖/翻攝自微博)
店紅是非多,你可能逛了假的超市!大陸山寨能力之強,形形色色的山寨商品常讓人大開眼界。大陸平湖就有家超市取名為「大潤發時代」,使不少消費者誤以為是大潤發的分店,而事實上它跟大潤發一點關係也沒有,也因為涉嫌商標侵權,大潤發超市的投資公司把這家超市的老闆告上了法庭,而有網友爆料指出,平湖曹橋街道有家叫「大潤發瑪特」的超市因為侵權,連夜將店名改成了「天潤發瑪特」。
▲平湖曹橋街道有家叫「大潤發瑪特」的超市因為侵權,連夜將店名改成了「天潤發瑪特」。(圖/翻攝自微博)
大潤發商品種類眾多、價格相對便宜,深受市民喜愛,但近年來大陸市場上的「大潤發」超市越來越多,到底是真是假,還真讓人分不清楚。
▲近年來大陸市場上的「大潤發」超市越來越多。(圖/翻攝自微博)
近日,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起「大潤發」狀告「大潤發時代」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
案件的原告方是康成投資(大陸)有限公司,是大潤發超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投資方。去年9月份,公司調查發現,在平湖獨山港鎮的虎嘯路上,有一家超市名字居然叫「大潤發時代」。
原告律師認為,北京這家公司用「大潤發時代」這幾個字來登記註冊公司,與大潤發相似,本身就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康成投資(大陸)有限公司,是大潤發超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投資方。(圖/翻攝自微博)
2017年被告人謝某與他人合資在平湖市獨山港鎮開辦了一家「大潤發時代」超市,而為什麼要使用「大潤發時代」作為超市的店名?「因為我加盟了北京大潤發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還付了1萬元的加盟費,拿到了他們的授權書,我才用了大潤發時代這個名字。」謝某說,自己經營的這間超市原本是與他人合夥投資開設的,但後來合伙人突然離開,只剩自己獨自經營。謝某共投資了80多萬元,經營面積700多平方米,但因為種種原因,每天的營業額最高也只有7000多元。
原告律師表示,「大潤發」這個商標每年的廣告費用就將近一億元,具有極強的顯著性和非常高的知名度,廣大老百姓包括謝老闆本人都是知道的。謝老闆的超市用「大潤發時代」做招牌,就是在占他們便宜。雙方圍繞「是否侵犯原告權益」展開辯論,而此案件將擇日宣判。
近幾年來,商標被搶註被山寨的案件不斷,在這個商標資源匱乏的時代,註冊全類商標已經難上加難。「市場未動,商標先行」,不管註冊商標還是購買商標都要趁早!
隨著肯德基和麥當勞相繼進軍大陸市場,洋式快餐憑藉著品牌、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讓「肯德基爺爺」和「麥當勞叔叔」一時紅遍大陸。對此,就有大陸國內業者看準這波商機,紛紛打出「挑戰麥當勞」、「超越肯德基」的口號,冒出不少漢堡炸雞店,但這些店卻都是曇花一現的居多,真正存活下来的並没有幾家,而其中就只有這家靠著模仿肯德基起家的速食店,生意卻越做越好,這家速食店就是「華萊士」。
「華萊士」被外界喻為是最成功的「山寨肯德基」,無論是店內的裝修風格還是產品種類等各方面,「華萊士」無疑都是在模仿肯德基的作風,像是「華萊士」員工的服裝就和肯德基相似,彷彿兩家公司請的是同一個服裝設計師。
▲「華萊士」主要設點在二、三線城市和大專院校周邊。(圖/取自百度百科)
而「華萊士」原本為華懷餘和華懷慶兩兄弟於2001年創建的第一家餐廳—「福州師大餐廳」。這家在大學裡面開設的餐廳,起初只是提供些物美價廉的快餐食品,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大學生的親睞。直到2003年,「華萊士」才相繼在福州擁有了幾家餐廳,也讓所謂的連鎖經營初具雛形。如今不僅能達到年收入人民幣6億元(約新台幣26.6億元),「華萊士」在大陸更擁有4800家連鎖店,比起肯德基在大陸的4600多家連鎖店還要多200家,也躋身亞洲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之列。
▲「華萊士」採取低價策略,僅花人民幣16元就能享有一個單人套餐。(圖/取自百度百科)
除此之外,「華萊士」之所以能在兩大速食龍頭的夾擊下突破重圍,其中最具有殺傷力的關鍵便是「價格」。從一開始,「華萊士」便將自己定位為低價快餐,幾乎所有肯德基的產品都能在「華萊士」找到,但在這裡消費者卻只需要花費相比洋式快餐一半的價格。除了一個雞腿堡人民幣8元(約新台幣35元)、一包薯條5元(約新台幣22元),甚至花人民幣16元(約新台幣71元)就能享有一個單人套餐,不僅有漢堡和中杯可樂,還有4個雞塊和4個紫薯。
另一方面,「華萊士」在選址上,也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理念,他們避開了商業中心區等一線城市,而是選擇開在二、三線城市的住宅區和大專院校周邊,一來既降低了店租成本,二來這些地區也有著其特定的消費人群。
▲不過,「華萊士」就餐點口味上,也被不少民眾調侃為「創新不斷」。(圖/取自華萊士官網)
儘管「華萊士」在餐點口味上,仍被很多人調侃為「創新不斷」,同一款產品的分量和味道,換個時間和地點,總是會不盡相同。但對此,也讓這些善於模仿的大陸企業意識到,與洋式快餐競爭,需要的不僅是在管理、服務、經營方面的學習,更需要的是凸顯產品上的差異化和本土化,開發和繼承符合大陸消費者口味的快餐,才是大陸速食業發展之道。而有時,這種明顯的價格優勢,也恰恰就是打開大陸市場最好的通行證。
【往下看更多】
►財政部要發錢了!逾10億元將退還 「這時間」直接入帳
►40年連鎖賣場拜了!800間門市全關門 執行長:我們盡力了
►101大股東伊藤忠要撤資 擬賣給中信? 賈永婕證實:已掌握
【熱門排行榜】
►母控17歲女兒遭主管性侵1年「罹憂鬱症輕生亡」 麥當勞回應了
►全職跑Uber月入8~10萬? 40K哥心動想轉行 過來人全說了
►曾嗆爽用健保!今廢停復保 黃安崩潰了:我不相信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