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買房成本虛報3百萬 估價師揭3大炒房手法:恐釀泡沫

買房成本虛報3百萬 估價師揭3大炒房手法:恐釀泡沫

2022/08/04 10:18 東森財經新聞
買房成本虛報3百萬 估價師揭3大炒房手法:恐釀泡沫

有民眾向建商買房,明明成交價為1100萬元,合約卻寫著1400萬元,意外爆出「炒房陰謀」,專家也對此心痛直言「有時候房地產泡沫是真的」,呼籲政府重視漏洞。

★【理財達人秀】台積沒大漲 等什麼? 中鼎踩雷接不接? 庫藏股追誰?

買房地獲折讓 民眾虛報取得成本挨罰

高雄國稅局表示,一名沈姓男子2020年與某建設公司簽訂房屋土地買賣契約,買賣總金額為1400萬元,不過在簽訂後,雖然與建設公司協議折價300萬元,決定最終以1100萬元成交,並取得銷貨折讓證明單,雙方卻未重新簽訂契約。

而沈男今(2022)年將該房地出售,於申報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時,僅檢附買賣契約書,並以1400萬元列為取得成本,不過國稅局追查,發現銷貨折讓資料,認定沈男虛報取得成本300萬元,除按持有期間未逾2年適用之稅率45%核算,應補徵稅款135萬元外,也依法裁處所漏稅額2倍以下的罰鍰43萬2000元。

▼有民眾買屋合約書寫1400萬元,實際折讓300萬元,賣屋卻仍以1400萬元作為取得成本。(示意圖/unsplash

成交價、合約不符 估價師曝背後盤算

針對成交價明明是1100萬元,合約卻寫1400萬元,再折讓300萬元,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直言,這樣的操作手法,確實有利投資客鑽漏洞,並以3面向分析「炒房算盤」。

陳碧源指出,最終成交金額1100萬元,大約是合約簽訂價的78%,價差足以讓買方,甚至投資客拿去銀行拚全額貸,如此一來幾乎不用準備自備款,就能買房,大大降低入手門檻。

另外,建商也能在實價登錄高報銷售價格,利用政府網站鞏固價格。而未來買房若想脫手房產,則能藉由買賣契約和前段金流,以規避房地合一稅。

▼估價師認為,高報成本背後恐藏炒房盤算。(示意圖/unsplash

陳碧源語重心長的說,政府明明關緊水龍頭就可以打炒房,市場上卻仍有諸多漏洞,因為這種造假所形成「無本萬利」、「投資需求」的螺旋上升,且讓消費者誤判,甚至恐釀房市泡沫,政府和社會大眾應該要正視此問題。

 

(封面示意圖/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8個月從負債賺到3千萬?江媽炒房團詐5億手法曝光
平均地權條例學者悲觀看待!章定煊怒嗆:怎有臉擋修法
建商蓋到賠錢!建築大老示警:大樓交屋恐遞延2年

 

【熱門排行榜】
川普關稅衝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發表重大談話 談如何自救
個股:川普對等關稅效應,星宇航空(2646)客貨運恐面臨壓力,持續觀察中
天花板還沒到?台銀黃金存摺買氣狂飆 外媒曝主要買家
關鍵字: 買房合約成交價估價師陳碧源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