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人口愈來愈少 房價還是一直漲!他曝關鍵因素:超無奈

人口愈來愈少 房價還是一直漲!他曝關鍵因素:超無奈

2023/01/18 15:21 東森財經新聞
人口愈來愈少 房價還是一直漲!他曝關鍵因素:超無奈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影響房價的四個基本要素:(1)供給、(2)需求、(3)資金、(4)利率。

如同讓鸚鵡學會(1)供給、(2)需求,就能成為經濟學家一樣,只要再讓這隻鸚鵡學會(3)資金、(4)利率的概念,牠就能成為房市專家。

一、供給+需求

首先,讓我們用最白話的方式來說明「供給」,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存在著多少的住宅(中古屋),以及之後陸續會再蓋出多少新房子(預售屋)到市場上。

不過呢,雖然我們常說臺灣地狹人稠、土地就這麼一點點,但其實臺灣住宅的供應量是非常充足的,甚至從2016年來,住宅供給量一年比一年更高,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現狀,就是市區房子越蓋越小(用低總價掩蓋高房價的問題,也能讓建商蓋的戶數更多)。

其次則是「需求」,也就是多少人想要買房子,或者可以稱之為「買氣」。由於我們華人自古以來強烈的「有土斯有財」觀念,再加上臺灣扭曲的租屋市場,使得臺灣人買房需求始終非常強勁,我相信「買房」這件事情,肯定也是你人生的夢想之一,沒錯吧。

基本上光看供給和需求,就能決定價格的走勢,這一點並沒有錯,但因為房地產具備著「資產」的價值,也就是具備了能夠投資的屬性,因此除了房子供給出來的「物」、具備買房需求的「人」以外,另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錢」,而影響錢的要素就是「資金」和「利率」。

二、資金+利率

所謂的「資金」,就是經由國家央行發行出來現金,然後像活水一樣流入市場內,當國家發行的現金越多,市場內的人就會拿到更多的現金,而在商品供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因為人人手上的錢變多了,消費的需求就會更強大,需求大於供給就會讓價格上升,產生所謂的通貨膨脹(關於資金是如何影響房市的部分,等等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最後的要素則是「利率」,這邊你要知道資金是有所謂的「趨利性」,也就是資金自然都會流向利率更高的地方。

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讓我打個比喻:假設你現在手上有1,000萬,然後在臺北市買了一間小套房辛辛苦苦收租,還要自己管理、自己處理修繕、自己面對租客雜七雜八的瑣碎問題,結果一整年下來,僅僅只有2%的租金收益。

但如果銀行從今天開始,就將臺幣定存利率拉到5%以上,請問你還會想當房東嗎?肯定不會吧(期待房價漲幅就另當別論),於是就會讓許多房東決定把房子賣掉,輕鬆地去收5%的定存。

相反地,為什麼大家現在都把錢從銀行借出來去炒房、炒股,就是因為往年新臺幣定存利率連1%都不到,把錢放在銀行根本沒賺頭,甚至每年還會被通膨吃掉現金的價值,等於把錢放在銀行是不賺反虧、實質的負利率,那麼大家當然就會把錢從銀行領出來做其他更高利率的投資,這就是趨利性。

三、恐怖的乘數效應

房地產因為總價高,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泳池,非常適合承載大量的資金,同時房地產又具備獨特的三大特性:保值、增值、現金流,再加上傳統觀念與制度漏洞導致買房需求相當強勁,於是在房地產的利率較高(漲幅或租金)、資金又大氾濫的時候,自然就成為吸引資金進駐的最佳標的。

當銀行利率那麼低,大家都把錢領出來買房,於是大量現金都要去競爭數量有限的房子,根據價高者得的道理,房價自然會被資金推高價格。假設房價一個月的漲幅等於放在銀行一年的定存利率,有錢人當然更想把錢放到房地產裡;而沒錢的人,也會想跟銀行借錢去買房,期待靠房地產翻身致富,於是導致更多湧入的現金把房價水位再往上推升。

這邊順便分享一個小故事,讓你知道氾濫資金是如何刺激市場。

假設今天有間印刷公司賺了100塊錢,然後將這100元發薪給員工,員工再把這100元給孩子當零用錢,孩子再拿這個100元去買漫畫,漫畫店又將這100元付給印刷公司,這一連串的過程中,這100元被使用了5次,就產生了500元的效益,那如果這張100元被一千人、一萬人使用過呢?這就是經濟學上的名詞「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

而當氾濫的資金開始進入市場,讓今天這個金額從100元變成100億、接觸的人從五人變成數百萬人,你就可以想像氾濫資金帶來刺激效果會有多強大。總之,資金量影響著房價水位高低,資金對於房價的影響,無論是預售屋還是中古屋、蛋黃區還是蛋白區、公寓大廈還是透天別墅,無一例外、無一倖免。

只要你能看懂上述這個例子,了解供給、需求、資金、利率,是如何交互影響臺灣房價變化的話,那麼恭喜你,光是免費把本書閱讀到這邊,你就至少比全臺灣50%以上的房仲更懂房市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四、看不見的黑手

因為接下來的內容會比較艱澀一點,所以我們就以生活中的情況來聊聊吧。

我相信現在應該沒有人在投資「臺幣定存」吧?假設臺幣定存的年利率是1%,但平均每年通膨是2%的話,等於臺幣定存就是實質的負利率,也就是把錢放在銀行裡面只會越放越少,大家為了避免自己的畢生積蓄變薄,自然會把錢放在利率更高的其他資產上(資金的趨利性)。

也就是說,銀行的「低利率」就是一股強大的推力,將資金從銀行推往市場的力量,而利率更高的房地產或股市,則具備強大的吸力。

既然講到資金與利率,就一定要談到掌管國家錢包的重要機構「中央銀行」,一個國家的經濟好壞,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的影響力絕對不輸給由人民選出來的總統、立委和民代,因為央行可以像控制水龍頭的出水量一樣,控制著資金的水龍頭來影響全國市場經濟。

你可能會好奇:「央行有這麼厲害啊!那央行是怎麼透過控制資金來影響經濟?」,現在的你,已經可以理解以下的簡單邏輯:當經濟差時,央行會將資金注入市場以刺激經濟,因為當資金多,就能夠讓民眾與企業的收入增加、需求增加,這就是所謂的景氣擴張,但因為市場上的東西沒有變多,可是購買的需求提高,就會導致價格上漲進入通膨階段。

很多人聽到通貨膨脹都會聯想到不好的事情,例如之前的委內瑞拉、以及印出史上最大面額的辛巴威等等(他們都因為亂印鈔票來支付債務而導致超嚴重通膨),過度的通膨就會讓物價飛漲、老百姓的現金變薄而買不起東西。

但其實你要知道,只要保持適當的低度通膨,例如每年1∼2%,反而能刺激經濟、讓經濟變得更好,這也是全球每個國家的目標,因為商品只要能一天一天慢慢變貴,民眾就會想要早點消費,進而刺激經濟提升,物價也較穩定。相反地,萬一價格進入了「通貨緊縮」的通縮階段,那就代表著商品會一天一天變便宜,消費者知道東西會慢慢變便宜就不會急著去消費,導致經濟變差,因此各國都會努力避免讓自己進入通縮的情況。

當經濟火熱導致通膨過高時,央行就會想辦法收回資金,來避免市場過熱導致的泡沫風險,而央行收回資金的常見手段,就是將銀行的利息提高,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升息」,因為放在銀行的錢幾乎零風險,如果放在銀行的利息又不錯的話,就會因為資金的趨利性,讓大量現金從市場回到銀行體系內停止流動,停止乘數效應、降低通貨膨脹。

當央行把利息變高以後,連帶著借錢貸款的成本就會變高,民眾和企業借錢的意願就會降低,消費的意願也會減弱,進而讓過熱的市場降溫下來,也因為前面通膨讓東西變貴,但升息後的購買需求又降低,就會讓價格進入下降的通縮階段。最後,又會因為升息讓市場太冷,使得央行再次注入資金去刺激經濟,這個不斷重複的歷史,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景氣循環」。

而在景氣循環中的「升息階段」時,已經扛房貸的屋主壓力會變大,因為房貸利率會慢慢變貴,讓屋主不是盡量趕快把貸款繳清,就是想將房子出售以解決房貸壓力。而當需求不變,卻有越來越多的屋主因為貸款壓力將房子釋出時,供給量就會提升,但買方卻因為銀行貸款成本變高而降低購買意願,買氣(需求)就會降低,於是房價就會有下修的壓力。

正因如此,如果想要買到價格合理的房價,選在升息階段入場就是最聰明的規劃,雖然乍看房貸成本變高了,但是你的砍價幅度也變得更大,從房價方面省下來的成本,更遠遠高於升息的那額外一點點利息。

五、刻意低利率的臺灣央行

理論上,我們的利率應該會隨著景氣循環而升高或降低,但我們臺灣央行近二十年來的情況,卻是降息就盡量往下降,需要升息時,就盡量不要升,而刻意壓低利率的策略,就讓低利率的環境造就了臺灣高房價的體質,以及臺灣產業無法提升等問題,進而使得現在年輕人得用低薪來面對高房價的人生。

以主計處2022年第二季公布的最新數據,臺灣的房價所得比來到了9.69年,也就是平均每個人要不吃不喝近十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臺北市的數字更來到驚人的16.17年。

下表為中國的房地產網站《居外》於2021年的統計,根據該網站統計數字,以臺北市中正區來算,均價約為7947.5美元/平方公尺,看起來並不算太高,那是因為臺灣在計算單價時,沒有將30∼40%的公設坪數扣掉,如果將平均35%的公設比扣除,臺北市中正區的平均房價約10,729.12美元/平方公尺,大安區則為11,932.51美元/平方公尺,不輸給許多國際級一線城市精華區的房價。

明明人口越來越少、人民薪資停滯不前、住宅供給量還越來越多,為何臺灣房價卻能屢創新高、還越來越高呢?

▼(圖/采實提供)

 

---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本文摘自/破解黑心話術【購屋超級攻略】:預防買高賣低、揭露30大話術、不怕上當受騙,避免你慘賠百萬的置產筆記》/李昌鵬(Zack)/采實文化

●作者介紹

「國際超級房仲」李昌鵬(Zack)

2015年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國際超級房仲》。2020年10月離開房仲業後,創辦了「業務品牌學院」線上課程,希望培養出大量靠「誠實」來做業績的品牌業務員,網友也會稱他為Zack老師。期待自己能成為房地產界的蝙蝠俠:白天幫助老實的房仲與消費者,晚上打擊劣質業務與芭樂客戶。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房價會下跌「嘜憨啊」!苦苓戳4痛點:凍漲就阿彌陀佛
他酸台人一窩蜂 追高買房成盤子 專家2數據打臉:相對低點
他喊父母早贈房能解「炒房與少子化」!網氣炸:當他們傻了?

 

【熱門排行榜】
台幣大幅飆升非常罕見 專家揭背後原因:自己嚇自己
台幣升破30元!一票網銀「卡卡擠不進」 網哀:換匯比搶票難
匯率爆走嚇到全球! 外媒示警「多關注台幣」:美元恐長期走弱
關鍵字: 少子化房價供給量利息薪水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