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扛父房貸!憂錯失首購資格 專家曝「解套3招」
(2025/06/11 17:07)老了沒房不可怕!作家:「缺這物」 會比沒房更慘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金句引發迴響,他說背房貸變成房奴是錯誤觀念,還喊話年輕人買房是最差勁的理財,對此專欄作家「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認為,如果不懂得投資自己,年歲增長讓房子跟人一起變老,晚年可能窮到剩下房子,不見得讓人活得更開心。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指出,曹興誠的話有講到一個重點,就是很多人能力不好卻抱怨薪水低,重點是鼓勵年輕人賺錢來投資自己,提升能力才能改變薪水結構,做投資讓錢滾錢,自己非常認同觀點。
他表示,年輕人如果忽略投資自己,畢生都奉獻給房子,年老時最可能碰到的下場就是窮得只剩房,繳完三、四十年房貸的房子,可能快要變成危樓,銀行貸款意願也不高,想要以房養老難度不小,還要負擔各種養房費用,因此務必認清事實,就是年老後沒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現金流。
▼作家提醒,年輕人如果忽略投資自己,年老時最可能碰到的下場就是窮得只剩房。(示意圖/pixabay)
人老屋也老 預防晚景淒涼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指出,年輕時因工作穩定,現在房子買下去,幾年內還不會有感覺,但假如沒有持續投資自己,能力沒有跟著年齡增長,又沒有透過資本利得幫自己加薪,邁入中年倘若工作跟收入不穩,年輕時買的房子可能就會變成累贅,這是很可能發生的狀況。
他強調,並非鼓勵年輕人都別買房子,重點是要懂得投資自己,尤其現代年輕人買房可能要賠上下半輩子,這是前人放任炒房的後果,造成愈來愈多人看不到未來,但台灣炒房結構比麻花捲還要緊實,缺乏外部力量想改變炒房環境非常困難,因此只能改變思維,理解硬著頭皮買房不是唯一出路,設法多投資自己和學習投資,替未來著想更重要,例如股市門檻相比房市低,投報率和靈活度卻更高,或許也是一種選項。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提醒,假如出現某些外部因素,例如全球金融風暴等改變大環境,讓台灣房市麻花捲鬆動,此時不用想太多,自住客趁機出手並非壞事,但切記不要囤房炒房,否則原本感嘆房價太高的自己,最終也會變成推高房價的幫手。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爸媽贈房給女兒「不想分女婿」 律師出招:省稅又能保財產
►貸款只過6成5!「要賠百萬」她心痛手狂抖 專家急曝4招:還有解
►限貸令發威誰跌了? 專家揭「這縣市」:率先下修
【熱門排行榜】
►想靠都更原地發財!「住回去」得補1800萬他急了:瞬間掉入貸款地獄
►他退休後想當「自家社區警衛」加減賺! 網勸三思:想下班都難
►放棄台籍仍收兵單!沈伯洋擬修法免役 內政部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