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台灣每戶平均資產1359萬 「為何我沒有?」 他揭:錢已變成喜歡的樣子

台灣每戶平均資產1359萬 「為何我沒有?」 他揭:錢已變成喜歡的樣子

2024/04/30 15:47 EBC地產王 記者張琬聆
台灣每戶平均資產1359萬 「為何我沒有?」 他揭:錢已變成喜歡的樣子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2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每戶平均資產淨值為1359萬元,年增率8.06%,數據一公布讓許多人質疑「為什麼我沒有?」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認為,多數家庭的財富數字應該相去不遠,覺得沒有那麼多錢的原因是「錢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

何世昌今(30)日在臉書粉專「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以「每戶淨資產1,359萬,為什麼我沒有?」為題,聊起主計總處公布的2022年國富統計及2021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其中2021年平均每戶資產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萬元,年增率8.06%,平均每戶較前一年增加101萬元。

★【理財達人秀】等川普關稅攤牌 新佈局! 軍工不演 老AI補漲?抓漲訊號

數據一公布後,不少網友質疑數字真實性,紛紛疑惑「為什麼我沒有」,或哀怨「我壓低平均值」等。何世昌表示,其實很多網友誤會了,大多數家庭的財富數字應該相去不遠,「網友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多錢,因為錢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了」。

▼何世昌從國富統計數據來分析國人家庭財富狀況。(圖/翻攝臉書「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

國人財富集中在房地產 產生沒那麼有錢的錯覺

觀察「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概況」,可以清楚看到國人財富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平均每戶家庭房地產淨值(淨值為扣掉貸款、負債後的淨資產)約為551萬元,占每戶資產淨值約40.54%,其次是有價證券330萬元,現金、活儲金額相對較少。何世昌指出,由於手上能用的「頭寸(指:資金)」相對不多,所以才產生「沒那麼有錢」的錯覺。

至於台灣家庭財富中的房地產淨值佔總額逾4成,是否意味著這幾年的國民財富增加是靠房地產上漲而堆疊出來的?何世昌直接下結論「NO!」,從歷史資料來看,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房地產淨值在2017年為544萬元、2018年為540萬元、2019年為541萬元、2020年為543萬元,到了2021年為551萬元,等於5年來增加的財富不到10萬元。

▼從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概況來看,國人財富集中在房地產。(圖/翻攝臉書「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

房產淨值非市價計算 台灣人比帳面上更有錢

何世昌指出,近幾年國民財富增加的主因,在於有價證券與現金、活儲等金額的上升所致。他強調,實際上,台灣人會因房價上漲變有錢,但在國富統計資料裡並未顯現這個特質,主要原因有2,一是淨值需扣除房貸,扣除房貸後的房地產淨值相對較少,但理論上房地產淨值不可能漲那麼少,加以國內多數房產持有人已繳清房貸。

因此更關鍵的因素在於「統計方式」,主計總處統計的土地資產淨值,並非用市值計價,而是採用內政部的「都市地價」作為計算標準;換言之,何世昌表示,房地產淨值若採用市價計算的話,國民財富會更為可觀,而台灣人的財富才會更貼近事實,意即「台灣人比帳面上更有錢!」

(封面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貧富差距達66.9倍 怪民眾30年前沒買股買房?陳建仁回應了
不是房地產惹禍!台灣貧富差距暴增66.9倍 專家:兇手是「它」
基隆房價不科學!他點出7因素:有股淡淡的哀傷

 

【熱門排行榜】
機車加油該加92?95? 車行老闆曝正解:很多人搞錯
劍湖山「這退役神設施」勾回憶 網讚:很有儀式感
英特爾與台積電傳達初步協議 擬合資營運「美國晶圓廠」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