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求職陷僵局?臉書資深員工曝關鍵: 「這資料」要到手

求職陷僵局?臉書資深員工曝關鍵: 「這資料」要到手

2021/09/16 16:37 東森財經新聞
求職陷僵局?臉書資深員工曝關鍵: 「這資料」要到手

來自台灣的Fiona在台大國企系畢業後,隻身赴美,意外闖入矽谷,任職於Square和Facebook,擔任資深數據分析師。她指出,無論是求學還是求職時,「挖掘第一手資料」都十分重要,並分享自己親身經歷,表示自己靠挖掘第一手資料,申請上了3所知名研究所。

 

★【理財達人秀】台股上月線 開人道走廊? 設備還公道?軋空股有戲!★

 

第一手資料到底有多管用?我就曾透過挖掘第一手資料,申請上心儀的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研究所是我做夢都不敢想的學校,但當年志氣比智商高的我,決定挑戰這個殿堂。我對於美國研究所學制一竅不通,連什麼是備審資料都不知道,抱著一股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傻勁,從研讀學校網站開始,徒手準備。

 

 

我研究了學校網站的每個字句,又去論壇找各種經驗分享,卻發現網路資訊太複雜,反而讓我找不到方向。有人說指定考試分數越高越好;有人說備審資料才是重點;有人說履歷上一定要有大公司的實習紀錄;有人說特殊的課外活動經驗才可以突顯自己……這麼多建議,反而讓我不知所措。所以我決定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招生說明會問個究竟。

 

我參加了MIT招生說明會,在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厚著臉皮舉手詢問各項申請條件的評分標準。招生委員很細心地為我解答:備審資料跟指定科目考試一樣重要,千萬不要覺得科目考試夠高分,essay(小論文)就可以隨便寫喔!至於GMAT(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要考幾分才夠,上網去查學校的錄取平均分數,以此做為標準就可以了;履歷上如果有金融相關經驗很不錯,但是學校也非常歡迎來自不同背景的申請者。

 

從招生委員的口中,我心中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招生說明會給我的寶物,遠遠不止於此。

 

在說明會中,招生委員談到學校的羅聞全教授當選了《時代雜誌》的百大影響力人物。羅教授致力於以財務理論解決世界上尚未破解的疾病問題,提出把金融工具運用在資助癌症研究的方法。這樣的研究既創新又值得敬佩。招生委員說得誠摯激昂,頻頻強調這種解決社會問題的精神,正是MIT的風範。

 

我聽了精神為之一振:從網路上旁敲側擊了好幾個禮拜,自以為已經很熟悉學校特色,殊不知我知道的僅是皮毛。從招生委員演講中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MIT金融所不僅是注重學術創新的殿堂,願意利用所學去解決世界上的難題,替社會創造價值,才是系所崇尚的精神。

 

在招生說明會挖到寶的我,決定趁勝追擊,直搗黃龍,去校園走一遭。我風塵僕僕地從美國西岸的加州跋涉了三千英里,來到東岸的波士頓,參加MIT校園參訪。我和其他參訪者被帶到招生辦公室裡,年輕的主任替我們講解學校特色和課程內容。

 

為了更深刻地了解這個系所,我問主任:「請問您覺得貴校的金融研究所與其他學校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主任微笑:「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MIT不只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先進,我們其實很倡導利用所學對社會做出貢獻。像今年登上《時代雜誌》的羅聞全教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我又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社會責任真的是當年學校引以為傲的地方。 

 

這趟追尋第一手資料的旅程,讓我收穫滿滿。透過與招生委員的對話,我在在體會到系所的個性與文化。為此,我決定在essay中闡述自己學習金融的深層原因,強調實踐社會責任是我求學的目的;而在口頭面試中,面試官主動與我深聊這個主題,談到了羅教授的事蹟,還有我對於金融領域的期許。這個共通的話題,讓我們的對話流暢又順利。

 

接下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準備其他學校的申請入學。如果學校沒有舉辦正式說明會,我便直接寫信給招生辦公室,詢問校園參訪的可能;如果沒有錢坐飛機去校園參訪,我便在網路上找公開的校友資料,有禮地詢問對方能否跟我電話分享。透過無數個email和電話,針對每個申請學校,我盡其所能地了解它們的文化特色、學生特質、辦學理念。深刻體悟到每間學校都非常獨特,我也為此根據它們不同的調性,客製化備審資料。

 

透過這種方法,我申請的四所研究所當中上了三所:MIT金融所、杜克大學管理學碩士,以及最後我選擇就讀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 

 

只要願意探索,小螞蟻也可以憑一己之力,找到突破之道。  申請學校如此,更何況是求職?很多時候,求職無門,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訊息不足。我們沒有足夠的訊息知道要凸顯自己的哪些優勢、要呈現哪些相關經驗、要怎麼溝通才能展現出自己的能力;想要破解僵局,靠的就是夠多的資訊。

 

本文摘自《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Fiona(糖霜與西裝) /本文由方智出版授權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示意圖/PAKUTASO)

 

【往下看更多】
超狂人脈建立法!她「與人連結」靠1碗拉麵秒找工作
月薪不到30K 卻讓一堆國立畢業生狂投履歷! 網曝無奈關鍵
準時下班被關心!社會新鮮人不解:為何事情做完要裝忙?

 

【熱門排行榜】
家用垃圾別偷丟! 北市啟用「AI開抓」:最高罰6千
iPhone更新iOS 18.5 電池「直接標示二手」中國網友崩潰了
中年失業改跑計程車! 他嘆「沒賺還得吃老本」 同業揭關鍵:月薪10萬
關鍵字: 求職求學研究所資料面試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