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他曝竹科工程師慘況「不值得一窩蜂擠過來」 過來人重考念1科:贏過科技業

他曝竹科工程師慘況「不值得一窩蜂擠過來」 過來人重考念1科:贏過科技業

2024/04/19 17:27 東森財經新聞
他曝竹科工程師慘況「不值得一窩蜂擠過來」 過來人重考念1科:贏過科技業

不少人都羨慕「竹科工程師」能有高收入,但有網友指出,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光鮮亮麗,並列出中年失業風險高、易受景氣影響等缺點,認為「不值得一窩蜂擠過來」,引發熱議。

該名網友是在論壇Dcard發文,提到自己覺得「竹科工程師」這個職業並不如外界想像得那麼好。他表示,在科技業工作雖然乍看之下收入不錯,但長遠來看也有危機,例如若沒有升到主管職,中年失業的風險就比較高,工作也很容易受景氣影響,工作地點還會受限在特定幾個科學園區。

★【理財達人秀】等川普關稅攤牌 新佈局! 軍工不演 老AI補漲?抓漲訊號

至於一般人羨慕的高收入,他則認為通常也會被當地的高物價吃掉,並以竹科舉例,當一群薪水高的人聚集在某一地時,當地的物價物價、房價(租)等通常也會跟著漲,等於「要用更盤的價格才能買到相同品質的東西」,一來一回之下,「好像也不見得真的賺比較多」。如果是在新竹工作的話,即使有休假,假日能去的休閒景點也不多。更不用說科技業普遍都有工時長、壓力大的狀況。

▼原PO表示,雖然很多人羨慕工程師的高收入,但他認為這個職業實際上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麼光鮮亮麗。(示意圖/取自Pexels

綜合以上因素,他因此當工程師,尤其是在竹科上班的工程師,實際生活並沒有外界想像的光鮮亮麗。反觀不是在科技業工作的人,即使薪水不如工程師高,但生活品質或許會比工程師更好。不過他也強調,這樣說不是呼籲大家快逃,只是覺得當科技業工程師實際的生活狀況,跟一般大眾想像的不一樣,「不值得一窩蜂擠過來」。

此話題引發眾多網友留言討論,其中有一名後來重考轉讀牙醫系的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認為「科技業高薪就那幾間,擠不進去就廢了」,反觀醫療產業「(薪水)沒什麼上限,地板又不差」,其他網友也認為,若要兼顧薪水和生活,或許學醫或許比科技業更勝一籌:「現在在診所上班,雖然目前收入只比在科技業大廠的同學高一點點,且要熬過住院醫師階段真的很累,但相對工時還蠻愜意的,等退休回鄉下老家開間診所,養老加減看病人」、「薪資當然比不上景氣正常的頂大電資,但生活品質跟社會地位無價,個人實在難以接受中年失業的風險,一輩子的努力直接沒了」。

▼有些網友認同原PO的分析,甚至有人覺得若是為了拚高薪去當科技業工程師,不如重考醫學相關科目更容易賺錢。(示意圖/取自Pexels

不過,也有另一派網友認為,學醫的門檻比較高,當科技業工程師不失為一般人翻身的機會:「就門檻比較低啊,家裡沒資源的,當工程師是不錯的選擇,一袋行李租個套房,肝個幾年存點本金,看要買房深耕還是換條路走,有點錢選擇會比較多啦」、「竹科工程師門檻那麼低,薪水可以逼近還沒開診所的醫生,根據市場機制來說就不可能完全沒有缺點啊,不然醫學系的人那麼累考滿級分重考那麼多年在忙什麼」、「門檻比醫牙低,薪水PR值也不錯」。

(封面示意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竹科工程師適合哪種副業?網齊推這一種:台積電員工也在做
放棄台積電去當保全! 友大讚「手機玩到爆」網看法兩極
「月入25萬」只有醫牙可以?網點出一堆職業:別以管窺天

 

【熱門排行榜】
被割韭菜了? 三大法人買超台股156億
冰島最後一份麥當勞! 擺超過15年 驚人現況曝光
民怨四起!全美爆發1200場反川示威 川普回鍋後單日最大規模
關鍵字: 竹科工程師科技業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