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績太低是你自己的錯!洪雪珍:你要先懂老闆怎麼想
(2018/01/19 14:06)你的朋友為什麼也沒領到67萬?低於平均薪資的人該懂得3件事
▲為什麼你的薪水低於平均值?其實,你不必這麼委屈(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你有爭取加薪的野心?
對於政府公布的薪資數據, 你經常懷疑太高嗎?那麼,真相是這些平均薪資其實已經被低估過,所以你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你的薪水低於平均值?其實,你不必這麼委屈……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二○一五年受雇員工年薪,平均逾六十七萬元,比前一年增加一萬六千元,很多上班族都大呼數據膨風,原因是「我沒有領這麼多,而我周圍的朋友也沒有」,那麼,是那裡出了問題?答案很殘酷,請你勇敢面對,那就是:
1.去年別人加薪了,但是你沒有!
2.去年你加薪了,但並未加到一萬六千元,而別人遠遠超過這個金額!
你的朋友為什麼也沒領到六十七萬元?
以下這個事實更是刮骨地殘酷,請你立正站好仔細地聽著:窮人的朋友多半是窮人,當你領低於六十七萬元時,周圍的朋友大多數也會是領低於六十七萬元。這個月暈現象會讓人以為,全台灣的上班族都和你們一樣在領低於六十七萬元,其實並不是!當然,根據八○╲二○法則,領低於六十七萬元的上班族占了大多數,可以想見另外少數的那群高薪族,年薪高得令人咋舌。
還有,一般上班族一聽到年薪六十七萬元,除以十二個月,出現月薪五萬六千元,不少人會想:「那有可能這麼高?」停,停,請停止質疑……別忘了,台灣人在年底有發年終獎金的習俗。過去景氣差時大概平均在○‧九個月,景氣佳時約在一‧七個月,一年至少領十三個月以上,因此六十七萬元至少要除以十三個月才等於月薪,主計處算出來的月薪是四萬八千元,並不是五萬六千元。不過即使是四萬八千元,大多數人仍覺得實際上沒有領到這麼多,因為這個金額還包括已繳出去的勞健保與勞退。
不過聰明的人不是只問what,還要會問why!有志氣的上班族不應該只嚷嚷:「我沒有領六十七萬啊!」而是要問:「為什麼別人可以領超過六十七萬,而我沒有?」這才是有心面對薪資真相的正確態度!
且讓我們從主計處公布的幾個數字,來看看究竟是誰加了薪,在哪些部分加薪,以及加了多少薪,提供給自己一個明確具體的努力方向。
【薪資趨勢①】未來,平均薪資一定會再調高
一反過去的低靡,二○一五年的薪資出現一個漂亮的轉折點,終於在漫長的黑暗隧道之後露出一線曙光,平均薪資是十九年來最高。這個薪資成長,只是一個起點,它勢必成為一個長期向上的走勢,對於勞工而言是一個正面的好消息。
這幾年來,經過年輕人不斷大聲抗議,讓政府聽到了新世代的心聲,雖然政府的作為微弱,只能每年在最低基本工資上調個時薪幾塊錢、月薪一兩百塊錢,卻也讓更多年輕人覺醒,正視自己的低薪與青貧的問題,形成強而有力的社會氛圍,逼得企業不得不改善,才能找到人才或留住人才。
即使如此,我仍然要說,企業在調薪上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之所以會調薪,主要還是因為人口紅利不見了,這才是真正原因。企業喜歡錄用年輕人,可是少子化現象已經充分反映在就業市場上,企業找不到足額好用的年輕人力,不得不調薪動手搶人。現在的市場狀況,是不只搶畢業生,連在學的工讀生也炙手可熱,時薪不斷喊高。
【薪資趨勢②】本薪變少,獎金變多
重點來了,調薪為什麼沒有你?
因為你的工作沒有獎金可領,更不要說紅利!而這兩項才是薪資最肥滋滋的部分。
在這一次主計處公布的數據中,第二個和勞工的薪資最相關的變化,是經常性薪資占六八‧八%,為歷年最低;非經常性薪資(包括加班費與非按月發放之工作、績效、三節及全勤獎金等)占一七‧四%,為歷年最高。
也就是說,企業知道調薪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是景氣變化越來越快,他們擔心調本薪會使人事成本固定僵化,於是將本薪調降,獎金調高,讓薪資組合更具彈性,景氣佳時含獎金領得多,景氣差時只剩本薪可領,展開了一個「低本薪、高獎金」的新時代,有本事你來拿本薪加獎金加紅利,沒本事就只能領本薪。
事實上,現在企業開出來的職缺,幾乎有三分之一屬於業務職,即使不是業務職也兼做業務。像郵局櫃檯人員要賣保險、健身教練要招生、網頁設計師要開發專案、物流業司機要兼賣東西……太多太多了,都是靠獎金過日子的工作!如果你還抗拒做業務,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只能領越來越微薄的本薪。
若是想領高薪,必須改變求職的方向與態度,擁抱有業績獎金的職缺。
【薪資趨勢③】薪資M型化
薪水往上攀高,來自誰的貢獻?不是多數勞苦的低薪族,而是來自高薪族的薪資溢價。可惜主計處沒有公布前二十與後八十的薪資數據,想必是不想挑起低薪族的不滿與憤怒,否則真相會更清楚。
未來薪資會持續往上走,如果你仍處於無感狀態,就表示自己屬於「在平均後被往上拉高數字」的低薪族;另一端高薪族在薪水上呈現和自己快速拉開差距的局面,自己不斷被甩在後面,越來越遠,直到看不見對方的背影。
在全球化時代,只是擁有技術與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在這個地球上到處趴趴走的能力,也就是國際的流動能力。擁有這項能力的人才有可能躋身高薪族,他們的薪水是以國際水準計價,不是和台灣看齊,拉高不是幾趴的成數而已,而是倍數的跳躍;相反地,只能固守在台灣的勞工,薪水就只能隨著這一條船上下浮沈,每年盼著幾百塊錢的加薪。
薪資會越來越不公平,贏者全拿,輸者只能撿掉到地上的餅乾屑。十六年來薪資倒退,總覺得還有人作伴,大家一起苦,可是未來主計處每年公布薪資往上漲時,而自己的薪資紋風不動,心裡就會比過去更苦,相對的剝奪感日深!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脫離這個既窮又苦的景況,除了付出壓倒性的努力之外,請一定要注意上面三個趨勢。
想做事,也得會做人
社會上,當官的不見得是意見領袖;職場裡,也有些人職位低,江湖地位卻很高,不要得罪他們,否則會遭到杯葛,虎落平陽被犬欺,難免要嘔氣。其實,你不必這麼委屈……
明星再大牌,都知道有兩種人不能得罪,第一名是攝影師,他可以把一百八十五公分的帥哥,拍成只有一百六十五公分的矮個兒,第二名是記者,他會把這張照片刊出來,還放大,並加上標題與圖說,網路瘋傳,讓全世界都以為本尊只有一百六十五公分。
在職場裡,也有一些人身上掛著牌子寫著「不要惹我」,他們不見得兇神惡煞,卻絕對是一號人物,在一些致命關鍵上,掌握生殺大權,立判生死。
所以,新人一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要察言觀色,看出每一個人在這家公司裡的江湖地位。請注意,不是職位,而是江湖地位!
可惜的是,很多年輕人偏偏不信邪,以為做事比做人重要,沒有本事才要花心思在做人上面,只要為組織好,沒有得不得罪的問題。殊不知自己加不了薪、升不了官,就是卡在這個牛脾氣上。
無法識別的小人物,可能是一流殺手
首先,萬萬得罪不起的第一號人物是老闆,第二號人物是主管,第三號人物是老闆的親信或家臣。可是,這些大咖,誰都知道敬畏三分,比較不容易成為隱藏版地雷,怕的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出難纏的小鬼。
偏偏有些「小鬼」位居基層、外表和善、態度溫良恭儉讓,容易被輕忽,無視他們的殺傷力。
Kelly剛到這家二十多年歷史的公司,資深員工多,關係盤根錯節,一時無法理清楚。除了默默觀察外,本著與人為善的態度,對人客氣有禮,才一上任,Kelly被交派一項專案,必須和另一個部門的基層主管Scott密切合作。
在互動過程中,Scott雖然位階比Kelly低,但是掛著一張撲克臉,說話還有些衝,Kelly不以為意,儘量配合Scott做事。當時正值中秋節,老家寄來五十年老欉麻豆文旦,Kelly請Scott和同事分享。事隔一年後,有一次老董事長向兒子總經理提到Kelly這個人:
「二十多年來,我從沒聽過Scott稱讚別人,Kelly是第一個,非常不簡單!想必Kelly有過人之處,兒子啊,你有注意到嗎?」
這番詢問輾轉傳到Kelly耳裡,傳話的人還加註:
「你不知道喔,Scott是第一代員工,和董事長一起打天下,全公司Scott只聽董事長一個人的話,有時連總經理都會被嗆回去……」
Kelly這才知道,Scott在公司裡位階不高,卻是一號人物,有其江湖地位,影響力不容小覷。
圈子很小,一個也得罪不起
Monica在美國剛拿到博士學位時,到一所大學任教。有一天,一位資深人員踩到她的地雷,一向堅守原則的Monica找上對方理論,結果相持不下,不歡而散。就在Monica要祭出下一招,告到校務單位之前,系主任現身她的辦公室,送上一句話:
「你所在的圈子很小,而你的職業生涯很長。」
連自由派的美國學術界大老都這麼想,讓Monica深感震撼,決定暫時收手,休兵止戰。十年過去了,Monica發現系主任的話符合實情,系上人員看似來來去去,卻都是老面孔,的確是小圈子,誰都得罪不起。
後來,Monica回到台灣擔任企業人資主管,也發現即使員工數千名的大企業,人員來來去去,握有實權的一直是某些人,每隔一陣子從A公司跳到B公司,仍然處在一個小圈子裡。在企業工作十年後,她再悟得一個真理:「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一五℅靠做事,八五℅靠做人,人際關係的處理至關重要。」
本文獲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往下看更多】
►離職被長官要求寫「工作SOP」 她怨前人都沒給 過來人建議這樣做
►離職被慰留「3個月年終飛了」 網見細節嘆:年輕人太衝動
►她月領33K!每天玩手機等下班超涼 內行證實「真的爽」網跪求:在哪裡
【熱門排行榜】
►101跨年煙火搶先看!12強主題曲重現 網哭:再感動一次
►「返台爽用健保」掰了! 停復保制度今廢除 旅外也要乖乖繳錢
►檳榔專法草案預告「6場所、2類人禁吃」 原民文化擬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