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國旅大爆發的背後 專家:仍需要轉型升級

國旅大爆發的背後 專家:仍需要轉型升級

2020/07/16 08:52 鏡週刊
國旅大爆發的背後 專家:仍需要轉型升級

國人無法出國所累積的旅遊需求,加上政府從七月一日啟動的國旅補助,國內旅遊瞬間爆炸,知名景點人山人海,離島班機班班客滿,國內旅遊突然出現前所未有的榮景。

★【理財達人秀】等川普關稅攤牌 新佈局! 軍工不演 老AI補漲?抓漲訊號

生意爆紅當然是好事,不過國內旅遊長期遭到詬病的問題,也無法遮掩地暴露出來,交通壅塞、景點碎片、到處都是長得相似的老街與夜市、略有特色的旅館價錢昂貴、整體旅遊體驗性價比偏低。總而言之,台灣一直是「旅遊出超國」,即使這幾年政府衝刺1千萬人次的入境觀光客目標,整體觀光產業的海外支出還是遠遠超過國內收入,今年碰到疫情撿到了一次「出口替代」的商機,賺的是百年一次的瘟疫財,而且還是靠政策補助刺激,業者收到鈔票的另一面是財政赤字增加,整筆算盤打下來,充其量只是打平而已。

雄獅旅行社是台灣最大的旅遊服務業者,這家公司的困境剛好就是台灣旅遊困境的照妖鏡。雄獅旅遊的服務品質堪稱優異,經營格局超越同業,旅行社核心事業之外,還有高檔的遊覽車隊、推廣旅遊文化的傳媒、創意餐廳、科技網路、海外分公司遍布全球,3千5百多名員工像蜜蜂、螞蟻那樣拚命,去年營業額超過300億元,繳完稅後只賺2.4億元。今年海外旅遊全掛,董事長王文傑力圖保存團隊,主管減薪、不裁員、爭取政府補助、還設法轉回頭爭取國內旅遊,但是今年6月的業績照樣崩盤、剩下去年的5%(年減95%),上半年累計營業額比去年少了105億元。

 

雄獅旅遊無法「外銷轉內需」,因為國內的旅遊產業本質極為碎片,核心是攤販、小商家、個體民宿,而且越來越仰賴政府的補助,賺的都是蠅頭小利,長期投資升級服務的能力很弱,幾年前陸客狂潮建立一些旅遊服務體系,卻被陸資綁架成遭人詬病的一條龍壟斷,沒有產業升級、反而司機過勞車禍頻傳。

 

國內旅遊業的病灶,說白了,跟台灣的小農是同樣的架構,大家都守著小小的幾分地,吃不飽、餓不死,無法升級服務,沒有國際競爭力,政治人物為了短線的選票,逢災就拿稅金補貼,卻沒有能力改變小花小草的產業生態,不會綠樹成蔭,無法永續。

 

轉型升級當然是困難的,不過,人民納稅給政府,就是要政府處理困難的任務,去年台灣觀光產值占GDP比重僅4.5%,蔡英文政府如果真有心,應該以全球平均數一0.3%為目標,藉著雄獅旅遊等龍頭自身需要轉型的契機,推動國內旅遊產業的企業化與規模化經營。願景很簡單,一個好的觀光旅遊產業猶如森林公園,要有林蔭大樹,也要有美麗花草,掌握新冠肺炎給我們的契機,做對了,國旅爆發就不是曇花一現的煙火。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財經新聞立場。

文章來源:【鏡評】國旅大爆發的背後

由《鏡週刊》授權提供


延伸閱讀
【鏡評】攸關生死的二次紓困
【鏡評】楊金龍的煩惱
【鏡評】新台幣匯率升值壓力山大
【鏡評】房地產炒作再起
【鏡評】台北與北京的消費券共識

 

(封面圖/鏡週刊)

 

【往下看更多】
偽出國正夯!桃機擬推搭機環島 升空一圈還能買免稅品
旅行社恐現倒閉潮!林佳龍:市場重新洗牌沒競爭力的退場
報復性消費難持久 第3季不該冒險

 

【熱門排行榜】
機車加油該加92?95? 車行老闆曝正解:很多人搞錯
中國面臨34%對等關稅+20%加徵 經濟學家:影響遠超2018貿易戰
越南向關稅低頭! 願將美商品進口稅率降至0%
關鍵字: 國旅爆發專家雄獅旅遊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