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把「漫想」化為願景 Tesla、Google等商業奇才都這樣思考

把「漫想」化為願景 Tesla、Google等商業奇才都這樣思考

2020/07/23 10:33 東森財經新聞
把「漫想」化為願景 Tesla、Google等商業奇才都這樣思考

不管是人還是組織,只要有想做的事情,就會強大

★【理財達人秀】台幣回防30元 人道走廊? 關稅.匯損 台積電挺得過?★

其實,在企業的經營,也會發生相同的現象。即使是業績穩定成長的企業,若只顧著把焦點擺在營收、利潤、股東、行銷、競爭公司等「外部」因素,而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就會愈發變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這樣的組織將會莫名其妙失去能量,甚至影響數年後的經營狀況。反之,不斷拿出亮眼成績的公司或團隊,一定是懷著強烈的熱情,有著強大「我們要做出這個!」的意志。

驅使他們的,並非「邏輯推理出的有利決策」,也不是「有數據分析支持的行銷方案」。


真正成為他們原動力的,反而是稱不上有根據的「直覺」,或是莫名其妙的「漫想」。換句話說,這些都是「願景(vision)」的根本要件。


我在 SONY 的任職期間,已經目睹過無數次,舉凡任何能夠順利運作的新計畫,都有著「漫想家」的參與,他們的點子都是從「直覺」出發。每當我看到這些專心致志朝著心中願景前進的人,心裡總是感到由衷佩服。


也是在這樣的契機下,我成立了決策設計公司「BIOTOPE」。「決策」×「設計」乍看之下或許是個讓人覺得矛盾的組合。但「決策」其實就是「先定義出理想的狀態,再找出方法消除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而「設計」則是「將嶄新或不存在的概念具體化的手法」。兩者之間,其實意外地合拍。


我們的工作,就是發掘出個人或組織從直覺發展出的「漫想」,透過設計,將其落實成為「願景」,從而將其訂定為一種決策,幫助他們「落實」。這雖然是一間創業僅僅3年的年輕公司,但我已經與各行各業優秀的「漫想家」一起合作了100件以上成功的案子。

 

能夠把漫想化為願景的人或組織,格外強大


擁有敏銳時代感知的優秀企業,都已經感受到「漫想願景」的重要性。


創業300年的老牌企業山本山、文具製造商飛龍、NHK教育台、Cookpad 食譜筆記、NTT DoCoMo、東急電鐵、日本足球協會…等,這些知名企業/團體,都曾找我們特別諮詢,想理解他們打造出「漫想願景」的可能性。


我們的客戶橫跨了製造業、媒體業、貿易業、科技業、航太業、運動業、娛樂業、生技業等,業種相當豐富。我也在大學講授「從藝術到MBA」的課程。來聽課的幾乎都是在職人士,而我所傳授的則是如何將個人的發想,透過「直覺」與「漫想」琢磨成具體方案。

 

請試著不仰賴理論或邏輯來思考


「這只是你一個人的『感覺』吧。請拿出數據出來證明。」
「光憑自以為是的直覺,怎麼可能在商場生存。」
「有理論背書的決策行為,才能導向成功。」


這些都是過去的商場常識。

 

我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寶僑公司,周圍同事都拼命灌輸我這些「常識」,而我自己也曾親身感受過理論與邏輯的強大威力。


更重要的是,原本我就是「左腦型的人」,因此也習慣只使用邏輯或理論來思考。


然而,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像這種「他人模式為主」的決策方式,在世界各處都已經漸漸失效。根據數據或邏輯,鎖定應該攻佔的市場,並集中挹注資本,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習慣的模式,但這樣的模式在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的未來世界中,只會愈來愈不順利。而能夠純熟運用「直覺」或「漫想」的人或企業,卻能精準抓住時代的脈動,產出真正具有衝擊力的概念,締造產業再次蓬勃的契機。

 

他們會先提出天馬行空的「漫想」,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建構理想的架構,吸引人才、資源、資金聚集,進而影響整個社會。

 

而擅長如此「從無到有」的「漫想者」,如今個個活躍於矽谷的創新公司中。


「讓人類在2035年之前移民火星,有沒有可能?」(伊隆‧馬斯克/SpaceX)


「如果可以下載所有的網頁,並將它們之間的連結都記錄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賴瑞‧佩吉/Google 創辦人)


「何不免費將高品質的教育提供給全世界?」(薩曼‧可汗/可汗學院創辦人)


他們都是偉大願景的創建者,而這些願景,多數都是由看似天馬行空的「漫想」出發。

 

如何將直覺與漫想具體化?


充滿創新想法的人,並不會拘泥於「理性邏輯」或「利益導向的策略」。


激發他們展開行動的,是「直覺」。促使他們繼續前進的,是他們構築的「漫想」世界。


一般人遇到阻礙時會放棄,他們卻能依照自己的步調持續前進。

 

這些成功的漫想家,他們的出發點看似最偏離「理性」,但為什麼他們的想法最終卻能夠化為實際的計畫,被成功執行落實呢?


只是愛做白日夢的人,跟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漫想家」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無論再怎麼喜愛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如果只停留在純粹的「胡思亂想」,就沒有辦法創造出任何價值。


以漫想為起始點,將想法具體勾勒,說服周圍的人接受,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始於直覺的思考」,若停留在「胡思亂想」的階段就止步,就太可惜了。


漫想家以天馬行空的漫想為出發點,但同時也不忘連結「理性邏輯」,將漫想落實為實際可執行的策略。

 

本文摘自佐宗邦威《高維度漫想:將直覺靈感,化為「有價值」的未來思維》/三采文化 授權提供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下廣告的3個迷思 經營個人IP做到「這個」 才能讓流量變現!
用錢5方法!日創業家這樣提升幸福感
只花3年!小黃司機用3個好習慣變車行老闆

 

【熱門排行榜】
台幣「2天升2塊」怎應對? 財經作家勸小老百姓:不如趁機換外匯
亞幣強升有玄機! 南韓央行總裁認了:美政府施壓
台幣大幅飆升非常罕見 專家揭背後原因:自己嚇自己
關鍵字: 漫想谷歌特斯拉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