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救救急診室! 重症醫求「民眾不要再來」:最安全地點在這

救救急診室! 重症醫求「民眾不要再來」:最安全地點在這

2022/05/10 13:05 鏡週刊
救救急診室! 重症醫求「民眾不要再來」:最安全地點在這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在病例激增的情況下,急診室已被快篩陽性、並等待PCR的民眾塞爆,醫療量能備受考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0日)在臉書喊話,台灣大街小巷穿梭病毒,若擔心被感染就不要出門,更何況是去病毒最濃的區域(指急診室),他強調「這時候好好待在家裡,才是整個社區最安全的地」。

★【理財達人秀】台積悶 打第二隻腳? 黃金飆美元美債殺 錢擺哪?

黃軒醫師今天稍早,在臉書向民眾疾呼:「救救急診室!」他透露急診室外一堆人排隊,這些人都可能是確診病例,長長人龍中大家不說話、繼續等,說好的安全距離時有時無。

黃軒表示,Omicron變異株(南非變種病毒)有99%無症狀或輕症,台灣大街小巷穿梭病毒,在急診等待的人們,病毒懸浮微粒就有可能在身邊;他強調,在Omicron病毒滿街跑時,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房間,個人因焦慮跑出門、衝急診「也許你明明這次沒有確診,但從急診室的人數眾多,相處肯定超過10~15分鐘以上,你的台灣安全距離App藍芽一打開,搞不好過了不久之後,開始警示了!」

有不少人擔憂「中重症數字持續上升」,死亡人數也會跟著增加,黃軒說明,是因為染疫母數大量增加,「1萬個人,有5個死亡、以前沒有萬個病例,如果有萬個病例,一定會有少見的死亡人數也會出現,但是整體的死亡率,依然是不會改變的,這樣懂了嗎?」

黃軒也擔心民眾因擔心確診,而往急診室衝,「這直接衝擊醫謢人員的負擔,搶救生命是每個急診醫護的天賦」,他坦言醫護人員是不會拒絕民眾,但民眾會造成醫護人員喘不過氣,若再不改善,醫護人員會意識到最終要被急救的可能是自己;但即便如此,醫護人員也不會因此從前線退縮,「病毒的浪潮來了,醫護人員們全副武裝前往上場,民眾浪潮衝來了,醫護人員們汗流浹背堅守戰場」;他強調,此時醫護需要的不是掌聲,而是要民眾不要再來了。

黃軒最後憤慨表示「你好手好腳,站在那裡滑手機排隊,叫苦等?可知那些意外手腳受傷、那些躺在床上,連出聲、坐起身子的力氣都沒有,這些人,才是急診室的主顧客、才是危急的苦主」。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點擊看完整全文】

延伸閱讀
北市議員控「強佔2.8萬劑快篩」 北農澄清:絕無此事
疫情衝擊導致人力吃緊 台鐵週六起停駛94列次區間車
疫情進入黑暗期若醫療量能崩潰 黃珊珊:木柵機廠將轉「野戰醫院」
家用快篩不只藥房有 家樂福、愛買限量開賣
台灣爭取參加WHA 中國外交部嗆聲:奉勸民進黨停止政治操弄

 

(封面照/鏡週刊)

 

【往下看更多】
急診醫累翻快虛脫 醫護累垮刷一排「簽到」哀:新冠何時簽退
全家都有症狀! 5旬男狂咳不快篩 一句話醫無奈:都肺炎了
中南部5月底確診破萬?招名威:疫情恐衝出「兩個巴黎鐵塔」

 

【熱門排行榜】
漲租不成店被砸! 律師喊話老闆「30坪租你3萬3」:可用飯糰抵
台南爽放6天假! 他帶全家去日本「2天就想回家」 網:自找麻煩
麥當勞要更新菜單! 麥脆鷄腿降價了 1經典飲品將停售
關鍵字: 急診室民眾快篩確診醫療量能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