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台灣首例MIS-C!10歲童康復突「高燒休克」 有發燒+6症狀快送醫

台灣首例MIS-C!10歲童康復突「高燒休克」 有發燒+6症狀快送醫

2022/06/06 16:04 CTWANT
台灣首例MIS-C!10歲童康復突「高燒休克」 有發燒+6症狀快送醫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近日發文表示,有名10歲男童在4月底確診痊癒,在端午連假前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送加護病房緊急救治才撿回一命。「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之致病機轉至今不明,主要症狀包括出疹、低血壓、心肌功能受損等。

★【理財達人秀】等川普關稅攤牌 新佈局! 軍工不演 老AI補漲?抓漲訊號

▼台灣出現首例MIS-C案例。(示意圖/東森新聞)

自2020年4月開始,世界各國專家發現,有一些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生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之後並將此病通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其致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7月底,累積有4,404位個案,其中有37位死亡(死亡率0.8%)。

據了解,這群兒科病人的表現是發燒合併有多系統的炎性症狀,症狀發生的時間點為感染新冠後的2.6週,症狀包含腸胃道症狀(嘔吐、腹痛、腹瀉等)、皮膚粘膜症狀(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肢端腫脹)、心血管系統(心肌功能異常、冠狀動脈瘤),另外也可能出現神經學症狀、凝血功能異常、呼吸症狀等,甚至有超過1/3的病童會併發休克。

▼指揮中心提供MIS-C症狀圖卡。(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MIS-C的診斷要件如下:

1.0~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且發燒超過3天

2.以下5項情形符合2項(含)以上:

皮疹、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皮膚粘膜發炎表現(口腔、手、足)

低血壓或休克

心肌功能異常的表徵、心包膜炎、心瓣膜炎、冠狀動脈異常(包含超音波異常發現或troponin I/NT-proBNP上升)

凝血功能異常(PT/APTT 異常、D-dimer上升)

急性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腹痛)

炎性指標上升(ESR、CRP、procalcitonin)

沒有其他導致此炎性症狀的微生物因素,包含細菌性敗血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的毒性休克症候群

有COVID-19感染的證據(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或血清學陽性)或有陽性個案接觸史

針對MIS-C的治療,目前主要以「免疫球蛋白」注射為主,是否併用類固醇治療目前仍然沒有定論,因此目前各國的治療指引,都沒有將免疫球蛋白注射併用類固醇治療列入第一線,但建議可於免疫球蛋白治療後未改善、疾病嚴重度較高等情況下併用類固醇治療。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延伸閱讀

 

(封面圖/指揮中心提供)

 

【往下看更多】
台灣爆首例MIS-C!10歲童確診康復1個月 高燒休克送加護
確診「無敵星星」失效了?醫示警快做1件事:Omicron時代不適用
腦霧忘很大!工程師輕症變「金魚腦」 醫:小心長新冠

 

【熱門排行榜】
帶槍竟順利入境!翁整理行李趕緊自首 日本海關慘了
中國面臨34%對等關稅+20%加徵 經濟學家:影響遠超2018貿易戰
機車加油該加92?95? 車行老闆曝正解:很多人搞錯
關鍵字: MIS-C症狀確診兒童首例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