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腸病毒奪2命!都是「這1型」 台大醫示警:幼兒小心

腸病毒奪2命!都是「這1型」 台大醫示警:幼兒小心

2025/03/26 12:44
腸病毒奪2命!都是「這1型」 台大醫示警:幼兒小心

疾管署於25日公布今年國內新增第2例因腸病毒死亡的個案,確診為伊科病毒11型。根據專家指出,該型病毒對未滿一歲的幼兒,特別是新生兒,影響最為嚴重,且與孕產婦體內普遍缺乏該病毒抗體有關,顯示出此病毒的潛在威脅。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的感染對小嬰兒及新生兒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台大醫院的臍帶血研究顯示,國內育齡婦女對伊科病毒的抗體陽性率較低,使得新生兒缺乏保護力,因此須特別關注。

★【理財達人秀】關稅報復恐慌 402怎安度? 破底日!資減鑽石股撿便宜?

研究進一步指出,伊科病毒11型的重症個案多集中在未滿一歲的幼兒,當中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占60%、一歲內幼兒則占80%。相較於其他腸病毒如克沙奇B型或腸病毒71型會引發典型的手足口病,伊科病毒11型在較年長的孩童與成人身上症狀不明顯,可能僅出現發燒、咳嗽或不具特異性的皮疹。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2018年國內曾發生伊科病毒11型的較大規模流行,目前雖仍在監測階段,惟今年以來通報病例數雖比去年低,但仍需提高警覺。

疾管署提醒,成人感染腸病毒時症狀較輕微,易忽略防護措施而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因此,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加強個人衛生,外出返家後應更換衣物,並在接觸嬰幼兒前以肥皂正確洗手。如出現疑似症狀,應避免接觸嬰幼兒,以減少傳播風險。

新生兒感染初期可能出現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或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若嬰兒有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或肌抽躍等異常表現,應立即就醫。

截至目前國內已通報3例因伊科病毒11型導致的重症病例,其中2例不幸死亡,病例數略高於2021至2024年同期(介於0-1例)。25日公布的最新個案為北部一名未滿1個月的早產男嬰,自發病至死亡僅短短一週。

此外,呂俊毅指出,腸病毒疫情通常於4月開始增溫,6月達到高峰,雖然目前疫情尚未大流行,但從去年底開始,伊科病毒感染個案逐漸增加。今年以來已出現3例重症,且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顯示該病毒的威脅性需特別關注。

台大醫院研究發現,國內近年來伊科病毒未大流行,民眾體內抗體逐漸下降。2021年針對孕婦臍帶血的研究結果顯示,腸病毒D68與克沙奇B型的抗體陽性率較高,然而伊科病毒的陽性率偏低,顯示國內對此病毒的免疫力較弱,未來恐有大流行的風險。

疾管署提醒,孕婦、新生兒及其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生病的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及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與呼吸道衛生,並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在產前14天內至生產前後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或肌肉痠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保持適當隔離。

家中成人及幼兒接觸者也應勤洗手,並在身體不適時避免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面對可能升溫的疫情,專家強調,家長與照顧者需加強防範,確保新生兒與嬰幼兒的健康安全。

(封面示意圖/翻攝Pexels)

延伸閱讀

 

【往下看更多】
變種病毒傳染力更強!「恐會有更大波疫情」醫勸:快去打疫苗
新冠疫情7月進入高原期 腸病毒還沒走 夏季流感也來了
興櫃: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完整3期數據公開,保護力99.21%,住院率100%降低

 

【熱門排行榜】
大潤發走入歷史? 傳改名為「大全聯」 公司回應了
女工程師想交友 「年收500萬起」他驚呆 網見自介:沒毛病
南港LaLaport疑甲醛超標? 網紅曝「逛完眼睛腫起來」三井集團回應了
關鍵字: 腸病毒奪命新生兒病獨伊科病毒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三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