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就秒睡好健康?專家警告:你的身體正在還債
(2018/11/09 20:23)戒掉壞習慣!「9個小技巧」幫助夜貓子走出熬夜輪迴
▲(示意圖/pixabay)
現代生活壓力大,雖然平時工作上課已經很累了,不過卻有不少人回到家後吃飯、洗澡、上網,還是要等到三更半夜了才願意入睡。這樣的作息長期下來,容易讓生理時鐘大亂,影響白天的表現與專注力,還會導致身體疾病。對於改變這項壞習慣,國外媒體《verywellhealth》就整理出「9種小技巧」,幫助夜貓族調整作息,走出熬夜輪迴。
一、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假日不用上班也不要晚睡晚起。
二、把鬧鐘放在離床遠一點的地方,使你必須下床才能關鬧鐘。下床後也不要跑回床上睡回籠覺。
三、起床之後馬上去曬15到30分鐘的太陽,冬季若醒來還沒有陽光,也可以使用燈箱照射照,來喚醒熟睡中的身體。
四、每周提早15分鐘上床睡覺,可漸進式地調整睡眠時間,讓睡眠時間慢慢補足。
五、如果把睡眠時間提前,卻15分鐘都睡不著,與其躺在床上,不如做一些可以放鬆的事情,如聽音樂、看電影,或是閱讀不需太動腦的書籍,直到感覺疲倦時再上床。
六、臥室只用來休息睡覺,因此不要把工作帶進臥室裡。
七、睡前1至2個小時別碰3C產品,避免螢幕光線。
八、白天盡量減少休息睡眠的時間,以免精神太好晚上睡不著。
九、睡前4至6個小時別喝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也避免依賴安眠藥入睡。
出處:康健雜誌 228 期
作者/陳俊辰
圖片/康健雜誌
癌症、糖尿病、心血管問題,每樣都跟生理節律被破壞有關係。一名癌友在自己的社群上反省他在公司當上總字輩,全是多年熬夜、三餐沒一頓正常換來的,他寫下:「很多時候,我們不在乎、不珍惜我們的身體,只在病痛上門時怨恨痛苦。」引來上千次轉貼。
不按時吃睡,身體馬上知道,內分泌一團亂、免疫力溜滑梯。「按時」的關鍵就在遵循生理時鐘。
這個內建的計時器已跟著人類幾萬年,真正解密卻在最近 30 年,科學家發現每個細胞都自帶時鐘,以大約 24 小時的節律運作,配合地球的自轉。不只生病,還有很多和生活品質密切相關的難題,例如失智爸媽晚上趴趴走不睡覺,使照顧者精疲力竭;或是上班族出差飛來飛去、該入眠時睡不著的時差問題,都可以透過解析人體計時的機制找到解方。
今年摘下諾貝爾獎生理暨醫學獎的霍爾(Jeffrey Hall)、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和揚格(Michael Young),是揭開生理時鐘祕密的關鍵人物。
滴答,計時基因控制細胞鐘
他們發現,細胞微時鐘的真面目原來是一組「計時基因」。
1984 年時,霍爾和羅斯巴希聯手成功解出第一個計時基因 period(英文「時段」)的 DNA 序列,揚格也在 2 個月後獨立取得相似成果。他們發現該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在 24 小時內量會由多變少,週而復始。接著,其他相關基因也陸續被找到,慢慢拼湊出一個比較完整的面貌。
簡單來說,細胞巧妙運用了「負回饋機制」來產生時針滴答計時的效果。這個機制是指,當一些特定蛋白質濃度增加到一個界限,它們就會觸發下一步動作,反過來中止細胞製造它們的過程。等這些蛋白質壽命一到,被細胞本身分解,下個循環又再啟動。用生活例子打個比方,冷氣就是使用同樣的機制,室溫一降到指定溫度,機器就暫停,等溫度上升又再發動。透過這樣的過程,人體於是擁有了起伏有序的「時間感」。
如果逆著時鐘過日子,例如半夜不睡,也會掉過頭來弄亂基因計時的節奏,扣扳機般引發細胞內外的一連串下游反應,使得脂肪細胞失了節制地愈長愈肥、有毒廢棄物堆積在大腦和器官,沒辦法按時排出……,大小毛病跟著來。
這群計時基因除了 period,還包括 clock(時鐘)、timeless(不限時)、cycle(循環)、zeitgeber time 家族(含 24 個以上基因,zeitgeber 是德語「定時器」的意思)等成員,名字取得讓人會心一笑,構成一組互相制衡的網絡。3 名獲獎人雖然主要是用果蠅做實驗,不過從昆蟲到哺乳類已證實全都有相似的計時機制,可見這是一套非常古老、在生物大歷史上綿延久遠的系統,和天地環境緊緊結合。
來源:《康健雜誌》2017 年 11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康健雜誌》
【往下看更多】
►女友工作7年「存款僅40萬」 沒打算買房他傻眼:不悔改只能分
►台灣明年有3大危機! 詹惟中預言:房地產會跌
►花蓮「這地方」每人普發1000元 最快明年初可領
【熱門排行榜】
►謝宜容道歉聲明 「1原因」全網看了很不爽:家屬作何感想
►試穿太大要小一號 她翻鞋墊氣炸噴:為業績不擇手段
►「成交價7⭢6字頭」他喊新竹房價反轉了 仲介曝真相:賣一間賺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