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理財 > 投資型保單息收逾4%? 小心被強台幣吃掉

投資型保單息收逾4%? 小心被強台幣吃掉

2020/11/20 07:55
投資型保單息收逾4%? 小心被強台幣吃掉

近來受低利環境影響,保單連結帳戶因為以投資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為主,收益大不如前,甚至價差波動加劇,專家提醒,遇市場反轉向下又需用錢時,當心賠錢虧本。

 

★【理財達人秀】拉1110點 國安天堂? 有差別上漲 右下角撿便宜!

 

王媽媽習慣買儲蓄險理財,保費最多曾同時年繳3張,現在手上還有2張美元保單,但她最近嘆說,「不買了,儲蓄險一點都不划算。」不過,王媽媽更對銀行的超低利率不滿,所以最近買了一張由專家代操的投資型保單。

 

 

事實上,自從金管會去年大幅調整「類定存保單」商品結構,今年2度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及7月宣告利率平準機制上路後,有不少保戶像王媽媽一樣,改買投資型保單。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前3季壽險業總保費年減7.8%,不管是傳統型或投資型商品都見衰退,可是9月份投資型商品的初年度保費竟為345億元,較上個月成長近38%。

 

「受低利環境影響,儲蓄險和利變商品吸引力大減,整個保險市場在7月以後,就見到投資型保單熱賣的盛況。」法國巴黎人壽總經理戴朝暉分析。而當中更以標榜有專業投資團隊代為操作的類全委保單銷售最夯。

 

捷安達保經董事長吳鴻麟也指出,現在賣出去的投資型商品,約9成都是類全委保單。原因無他,這幾年年金型類全委保單強調「月月配」,尤其保戶不需費心研究投資標的,讓許多想打造被動收入的人趨之若鶩。

 

不過,吳鴻麟也點出第一線觀察的隱憂,就是經常看到銷售人員把類全委保單當成短進短出的商品賣,保戶也把買保單視為是短線交易,「問題就出在『撥回機制』(配息),它是類全委保單的特色,目前市場平均年化撥回率約4~6%,一般連結南非幣等雜幣標的會再拉高些,這在投資市場好時,定期撥回不會影響淨值,保戶開心賺到息,但如果市場反轉往下,保戶又需要拿回資金時,賠錢虧本就容易有爭議。」

 

特別是過去保險公司為了讓投資型保單能維持穩定撥回,投資帳戶所連結的標的多以境外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為主,計價單位又以美元、南非幣、澳幣、人民幣居多,以今年為例,台幣躍升為最強亞幣,兌美元升值逾4%,此時就算債券持有到期、原幣還本,匯率風險也讓人吃不消。

 

因此有專家認為,現階段類全委保單以高收債與新興市場債為主要連結標的的情況,對投資人而言並非穩當。還不如將眼光轉向被動投資的台股ETF,或主動投資的台股基金。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財經新聞立場。

文章來源:【投資型保單擁台股1】投資型保單息收逾4%? 小心被強台幣吃掉

由《鏡週刊》授權提供


(封面示意圖/鏡週刊)

 

【往下看更多】
買股一殺就跑 他自認「受不了下跌」 網見狀砲轟:去定存吧
二條件篩選金融股 她看準這檔最高存到200多張
進場時機hen重要!投資不順專家幫你搞定

 

【熱門排行榜】
2025最新節能補助! 冷氣、冰箱「每台最高5千元」申請條件曝光
跟爸學做水電「月休2~3天」 他傻眼喊不合理 父搖頭:勞基法是能吃?
組團式住院! 3長輩巧合住進同間病房 網嘆:獨生子女悲歌
關鍵字: 保單投資台股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