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理財 > 下定決心就套在高點 逢低買進卻越跌越深 散戶犯了什麼錯?

下定決心就套在高點 逢低買進卻越跌越深 散戶犯了什麼錯?

2021/11/05 11:13 東森財經新聞
下定決心就套在高點 逢低買進卻越跌越深 散戶犯了什麼錯?

建議大家在掏錢進市場前,先搞清楚投資的因與果。

★【理財達人秀】台積強營收 台股衝了? 主力買AI?營收季報贏家★

什麼是投資市場的因果關係呢?這句話回應了很多人「怎麼每次下定決心買了股票就買在高點?」、「為什麼逢低承接就一直跌?」的疑問,其中原因在於多數人沒有搞清楚投資因果關係的循環。

投資的因果關係

曾有一個新聞標題「蘋果印度熱賣」,這幾字代表的就是所謂的「果」—已經賣出去了。仔細想想,那些賣蘋果手機的錢是進到誰的口袋?答案是蘋果公司。但很多人看到這新聞就跑去買蘋果供應鏈,理所當然地會被套牢在波段的高點。

進一步來想想中間犯了什麼錯—將不相干的兩個人扯在一起,而導果為因。

東西賣得好,賺錢的是蘋果公司,不是台廠的供應鏈。換個角度來說,蘋果手機銷量好是一回事,但手機早在賣得好之前這些產品就被製造完成了,也就是說,在這些手機訂單完成前,相關台廠就已經收到蘋果公司的錢了。偏偏新聞一出來,就有人會想:既然手機熱賣,就代表需要更多的貨,需要更多的零組件……但這些都是供應鏈本的台廠一直在做的事。這個新聞沒有讓這些台廠出現本質上的改變,他們還是處在一樣的狀況,或許會有助營收表現,但上行仍有限。

還有很多人也喜歡「逢低加碼」、「越跌越買」?在我們看來,這也是犯了因果關係上的錯誤。例如,看到某外資產業報告說A要有爆發性產品上市,如果預計隔年第一季上市,今年第四季就會開始出貨,也就代表如果台廠的相關供應鏈有接到訂單,股價會有所表現。但是很多人只接收到「一定接到訂單」的訊息,而忽略「如果有接到訂單」這件事,看到相關台廠供應鏈低檔就買進,然後就被套牢。

這中間的問題出在,因果關係中的「因」雖然出來了,但「結果」還沒發生。事實上,相關台廠可能根本就沒接到訂單,股價自然不會向上長,便發生市場上很常看到「越跌越買、越套越深」的狀況。

釐清「因果關係」後,就可以知道其中有個重點—是否實現。從上面例子來看,當我們看到某外資的產業報告,裡面提到明確的時間點,但其實這時候的我們還在所謂的「因」中,如果哪天這個「因」被實現了,就會變成投資上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也就是說,「誰有接到訂單」在今年第四季是看得出來的,而這就會是是否進場的重要判斷指標。

多數人最常犯的錯就是,太早相信「因」,過晚相信「果」,在不對的時間做不對的動作。無論是只看到因就動作或是看到果才後知後覺,都不是好事。學投資需要去找國際上的熱門趨勢、是否真的與國際大廠合作,不要做任何不確定的事。

 

短線還是長線?

每個人進入市場的初衷都是為了賺錢,而不是要抱著股票相守一輩子。以小朋友團隊來說在股市裡就是賺價差,但這樣是短還是長?兩者的差異在哪裡?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先來定義短線與長線吧!前面強調過,每個人心中的短線跟長線都不一樣。以愛德恩來說,他的操作週期偏短的,因為他擅長的是當沖、隔日沖,一週對他來說已經是長線了。但是不魯呢,他個人認知的長線是一個月(有些人的長線甚至可以到十年、二十年)。因為每個人的資金運用效率的程度不一樣,對於長短線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但是,我們也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段:大家都說短線好賺,但是自己做了之後卻一直受傷,就開始想是不是改做長線比較好?結果做了長線又要覺得抱著很痛苦(這就是我們一開始講的,處在階段②分析狂熱期:仍在尋找答案的時期)。

對我們來說,長線與短線之間沒有差別。因為不論長短,我們都是選擇公司成長有數字、有題材的標的。也就是說,不論長線或短線,小朋友團隊都是選擇好的公司,而不是市場上一堆人推的低價股、純炒作的個股。操作長短線的原則,要看市場狀況,動態調整手上的持股。

若要區分長短線,以我們的操作來說,短線的篩選標的會比較鬆,有些動能足夠但基本面欠佳的股票,也會是我們短線操作的標的。反之,長線的選擇標的,因為會有段時間得跟股票耗著,也因此條件選擇上會比短線更嚴格一些。

舉例來說,短線操作就像租房,可以符合目前的需求就沒問題了,而長線操作就像要買房,你會相對嚴格考慮地段、格局、學區、整體環境等等的條件。

說得再簡單一點,短線著重於動能表現,長線則是更看重整體基本面表現。

至於在操作的心態上,操作短線一定要禁得住股價的上下波動、進出成本(摩擦成本),長線就要考量機會成本,以及股價整理的時間。我們現在也體會到,資產規模小的時候做短線,因為高效率、高動能,資產翻倍的速度比較快,但當資產規模大到一個程度時,若想要資產規模再往上走,就得要做長線的操作。因為有些短線進出的標的會變少,更甚至是在你的資金到達一定水位後,就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風格。這也是心態上的不一樣。

在操作實務上,除了看「生命線*」,更要問自己能否分辨一間公司的本質、是否走在趨勢上。建議你,若是長線操作,評估完一間公司後,可以依照季線做進出場的參考,如果是短線,大盤強時用十日線當指標、大盤差時就用五日線當進出指標。

 

*生命線:季線(60MA),俗稱股票生命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決策時應審慎衡量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本文摘自/韭菜求生!改造散戶腦》/小朋友學投資 /三采文化

---

●本文作者:小朋友學投資(愛德恩、不魯、凱瑞)

三位好朋友分別於2019年離職,2020年同時開始經營CMoney股市爆料同學會,短短一年已有15多萬粉絲追蹤,2020年底為了讓股市新手能有平台可以了解更基礎的股市資訊,開始經營IG與Podcast。

IG:kids_investment_

Podcast:搜尋【小朋友學投資】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股票出現2情況 代表「死」得很透徹 散戶卻很愛
原油價飆=最佳投資時機?他曝一招「看不懂都會賺」
川普投顧發call訊:最好趕快買股票「會像火箭一飛衝天」

 

【熱門排行榜】
地牛翻身!5:27 南投發生規模4.3地震
獨家/台積電5/16包場「宴請黃仁勳」 業者證實:因客滿換餐廳
東森深度周報/神級刀工救倒店危機 台式牛排煎出八千萬營收
關鍵字: 小朋友學投資台股買股選股投資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