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沒買房「長輩很失望」 網力挺:法拍沒有比較強
(2025/07/04 18:09)自主加薪的夏日作業──《理財必修課》
薪水被「點穴」:為何得自己動手加薪
「你的薪水被點穴了嗎?」主持人阿格力在鏡頭前丟出犀利提問,緊接著引用調查指出:91% 的年輕人對目前薪資不滿意,66% 乾脆對公司加薪不再抱期待。面對通膨與低薪並存的現實,本集節目要教觀眾把「被動等待」翻轉成「主動加薪」,抓住七、八月除權息旺季,讓投資收入成為第二份薪水。
高價股也買得起:零股+ 00894 ETF
股怪教授謝晨彥點名兩檔 AI 概念高價股——緯穎與 世芯-KY。他提醒,高價背後其實隱含「高 CP 值」:緯穎第一季每股就賺 52 元,訂單排到 9 月,本益比不算昂貴;世芯-KY 在 ASIC 市場扮演 AI 大腦,要價雖高,成長潛力卻更高。
如果手頭預算有限?「零股」與涵蓋高價股的 00894 ETF 就是兩條親民捷徑,一次打包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明星成分股,降低單一持股風險。
把生活帳單變現金流:金融、電信、高鐵
不 BUY 教主陳重銘主張:「存股票就是在幫自己加薪。」自從他買進中信金,獲利由百億躍升至七百億、配息年年增加,一句「圓山飯店游泳、吃牛排,全讓中信金買單」的戲謔話語,比任何數字都直白。
股怪教授謝晨彥也贊同,以租賃龍頭 中租——十年平均股利 4.91 元、殖利率 3–5%,在景氣轉折期提供穩定利差。
民生基建更是「不會倒閉的生意」。中華電信 近十年平均股利 4.73 元,盈餘分配率超過 100%;台灣高鐵 則因通勤族月票與台鐵漲價紅利,殖利率從長年 2.85% 緩步墊高。將日常消費轉換為股東分紅,花錢的同時也在替自己加薪。
懶人包:00919 與 00713,高股息 ETF 雙保險
若沒時間盯盤,兩位來賓一致推薦高股息 ETF:
• 00919 汰換海運股、降低景氣循環風險;
• 00713 不設產業上限,食品、電信到 AI 一網打盡,波動相對溫和。透過基金經理人的季度調整,投資人可享配息之餘,省下自行篩股的麻煩。
除權息陷阱與稅務盲點
然而,高股息並不等於稳赚。謝晨彥特別點名 長榮:現金殖利率一度飆破 13%,卻忽略海運屬景氣循環產業,2023 年配息已大幅縮水。
阿格力卻提醒想在除權息賺一波的投資人,一定要注意藏在細節的是稅負——股利可扣抵稅額僅 8.5%,若個人綜所稅率達 20%,恐出現「領愈多、繳愈多」的反效果。投資前務必先計算自身稅級距與是否具備「填息耐心」。
行動清單:今天就開始為未來加薪
1. 列生活必需開銷:電信、金融、交通……鎖定現金流長期穩定的公司。
2. 設定零股定期買:無論緯穎兩千元或世芯-KY 三千元,先養成「持續買進」的肌肉。
3. 挑一檔高股息 ETF:讓專業團隊替你換股、平滑波動。
4. 複利再投入:把配息再滾入投資,讓薪水複利成長。
結語
薪資凍漲不是宿命,只是催促我們提早學會資產配置的提醒。從高價 AI 伺服器股到民生基建,再到高股息 ETF,《理財必修課》用淺白對話示範了一條「自主加薪」的路:選長期成長產業、穩定配息標的,並留意稅負與景氣循環。正如陳重銘所說:「找到一家很賺錢的公司,靠它幫你賺錢」。掌握這堂課,你的下一次加薪,就不必再等老闆點頭。
※本節目與分析師所推介個股,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熱門排行榜】
►對等關稅大限將至 台灣談到哪? 郭智輝全說了
►假園區真炒地?特農地炒天價「1坪飆18萬」 地政士:早晚問題
►鄭明典曝「有環流在重組」 網驚:要還北部颱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