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政治 >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專家直言:農民恐被犧牲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專家直言:農民恐被犧牲

2024/09/24 15:00 東森財經新聞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專家直言:農民恐被犧牲

《國土計畫法》將於明(2025)年4月底上路,日前22位民進黨立委呼籲內政部延後該法上路期程,待充分溝通後再實施,其中爭議不斷的一點便是「農地保留」的問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也對此提出了個人見解,認為在《國土計畫法》實施的情況下,被犧牲掉的恐怕會是農民。

何世昌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發文表示,不管是政府、學界,以及民間輿論,全都一面倒支持要「保留農地」,保留農地目的是什麼呢?,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以保障國人糧食安全,而在確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農委會已宣示全國農地需求總量為74~81萬公頃。

★【理財達人秀】台股彈584點 警報解? 反彈去留攻略!急殺撿超跌股?

他指出,在上述前提之下,一切看似沒有問題,可是,農耕地流失的根本因素,是過去農耕地多種植水稻,但因為飲食習慣改變了,食米量持續下滑,導致國內稻米產量過剩,於是,農委會只好推出休耕補助,來維持國內稻米供需平衡、穩定國內糧價,維護農民微薄的收益。

何世昌進一步補充,但每期作每公頃給予的休耕補助只有4.5萬元,一年最多領二期共9萬元,要農民怎麼過活?他認為若要讓農地獲得妥善保留,稻米收購價格必須要漲,漲得足夠多讓農民有較富裕的生活,農地自然會被當成寶留下來,至於糧價如何漲呢?國人要多吃米糧,需求增加,價格自然容易上漲。

然而,農業部發布的《111年我國糧食供需統計結果》顯示,國人食米量不斷下降,民國111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僅剩約43公斤,比民國80年食米量降低約31.2%;若與日本相比,則111年比日本的50.9公斤少了大約15.6%。

何世昌認為,「保留農地」是個崇高的理想,但現實是國人飲食西化,食米需求低迷,而有些餐飲店家又愛用相對便宜的進口米,本土米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更小,我們卻要逼著農民保留農地,這豈不矛盾嗎?

何世昌也表明自己的立場是「保留農地」,但他指出,前提是補償機制要訂得明確、補償費應該給足,更重要的是要多支持台灣本土米。而不是都會區的民眾談理想,責任全推給農民。

(封面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國土計畫法惹民怨!22綠委籲待充分溝通再上路
《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 劉世芳嘆爭議未止 陳吉仲也喊暫緩
國土計畫法明年實施!賴正鎰曝「可建面積少一半」:農民更窮了

 

【熱門排行榜】
工具機產業陷「前所未見危機」 全台1552人放無薪假
台股血崩906點「史上第4大」 上市櫃79檔慘跌停
超扯!潮牌MF創辦人「欠債數億」死賴帳 還成創業網紅
關鍵字: 國土計畫法農民農地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