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個股:東聯第二波特化二胺產品量產上市,台灣廠特化產品比重提升45%

個股:東聯第二波特化二胺產品量產上市,台灣廠特化產品比重提升45%

2021/07/15 14:05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

東聯(1710)於今(15)日召開股東會,公司持續深化EO(環氧乙烷)特化產品布局,總經理蔡錫津表示,第二波應用在強化風力葉片硬度產品EA(乙醇胺)下游二胺產品將上市,台灣廠製程調整告一段落,特化產品比重將由目前35%進一步提高到45%,而EG(乙二醇)比重由65%降為55%。

新冠疫情去年在全球爆發,衝擊到EG下游聚酯應用,致使東聯營收衰退到18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22元,揚州廠進行氣體、特化、EG重新整合,積極從EO原料向下游延伸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今年第一季順利轉盈,稅後淨利為5.59億元,每股盈餘0.64元。

目前東聯EG年產能86萬噸、特化年產能36萬噸,以及氣體180萬噸,EG比重約五~六成,特化約三~四成,其餘為氣體;過去幾年,公司持續多元化EO特化產品下游應用,包括溶劑化學品(EA、EB、EC)、日用化學品(洗劑、光固、消泡劑、乳化劑、抗菌劑)、建材化學品(聚羧酸單體、減水劑、保坍劑、浮灰抑制劑、混凝土消泡劑),以及精細化學品(PEA、EDA、PCL、DETA、PIP)等。

副董席家宜認為,國際原油去年上半年均價37美元,今年同期約60美元,近期則是墊高到70美元,東聯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儘管有OPEC、伊朗供給變數存在,油價波動性比去年穩定,而且原料乙烯供應寬鬆前提下,今年營收超越去年、甚至2019年水準。

為了降低EG大宗原料波動,東聯持續增加EO特化產品布局,其策略台灣廠以特化為主、大陸廠以EG供應為主,全球EG產能需求約3060萬噸,中國大陸需求量為1750萬噸,占57%;對於EG展望,蔡錫津分析,中國大陸每年EG實質需求量約2千萬噸,供給、需求量都是同步增加,每年約有800萬噸仰賴進口,環保碳中和議題,將淘汰掉效率差、品質差產能,例如供應比重36%煤化系列,加上大型上游煉化產能開出,讓原料乙烯供給更寬鬆,這對於東聯EG在中國市場發展有正面助益。

 

【往下看更多】
美債解套、穩定幣崛起,美元資產是否該趁勢加碼?《理財必修課》EP17
他去年砸上億「重押台積賺5成」 今年策略曝光:留意7月下旬
鴻海、廣達、聯發科領軍 台股開低走高 拚翻紅

 

【熱門排行榜】
LINE殭屍帳號洗法曝光! 台灣5成詐騙案「恐他隔空操作」
房貸緊縮恐爆斷頭潮?全台最新違約率出爐:史上次低
與富商親密照 、空軍男友送名牌包? 仙塔律師不忍全說了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