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覺得最好賺卻賠最慘?股價表裡不一 市場共識是關鍵

覺得最好賺卻賠最慘?股價表裡不一 市場共識是關鍵

2022/04/01 15:29 東森財經新聞
覺得最好賺卻賠最慘?股價表裡不一 市場共識是關鍵

股市隱者,「股市隱者」臉書粉專版主,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而他的粉絲總是好奇的問「為什麼要自稱股市隱者?」他的答案很簡單,「讓我虧最多的,往往是覺得最好賺的錢,賺最多的,偏偏是覺得最無聊的股票」,所以他學會了隱於市,讓等待變成習慣,因為該來的終究會來。就像價值投資,看似孤獨,他卻享受寂寞,時間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理財達人秀】輝達禁令 關稅炸台股 V轉滿足 國安助打第2隻腳?

市場預期——股價表裡不一的罪魁禍首

股市常發生一種情況:當股票公布利多,股價卻沒漲,而當股票公布利空,股價卻反彈。會有這些情況,是因為市場已經先預期到,因此當真正消息出來時,利多或利空對股價的影響反而就有限。

想知道股價是否已反映市場預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股價有沒有偷跑,也就是在重大事件之前,例如法說會、公布月營收、公布財報等,股價是否沒理由的大幅上漲或下跌。另外,籌碼面是觀察市場預期很好的工具,觀察籌碼有時也能看出端倪,例如看券商分行是否有人不斷買進,拉升股價;或是三大法人有無積極賣出,造成賣壓。籌碼面反映真金白銀的交易,因此能從中猜到背後的市場預期。如果能了解市場預期,投資也不容易追高殺低。

 

了解市場預期,能為所有投資流派加分

有個退休的前輩,選股方式和我差異很大,他投資以價值股為主,也就是算出股票現在到底值多少,然後買進被低估的股票;我投資以趨勢成長股為主,也就是算出股票未來值多少,然後買進有潛力的股票。

認識他時,我以為會因為選股方式的不同,我們的投資想法會有很大的落差。但後來發現其實如出一轍,因為雖然選股方式不同,但我們都是在找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並且非常重視市場預期的變化。

他和我分享,研究股票最重要的,不是預估每股盈餘,而是管理市場預期。因為再多的好消息,未必都能讓股價上漲,股價可能早已反映。只有當知道市場的預期在哪,並與我們的認知比較後,才能判斷股價目前的水位,是否還有投資空間。

 

市場是由人組成,了解市場預期就是了解這群人

市場預期來自每個投資人對股票的預期加總,但沒人能知道真正答案,即使買同一支股票,每個人有不同立場、不同策略,預期也會有差異。因此,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能知道一支股票背後的買家是誰,以及市場共識,也許能有所發現。

 

買家是誰

我們能觀察籌碼知道買家是誰,並且依照他們的投資習性,推測下一步。舉例而言,假設一支中小型股票一週後有法說會,並且股價近期突然出現不尋常的買盤拉升股價,觀察籌碼後發現投信大買,我們可以推測:有可能是投信掌握了相關利多訊息。

若法說會上真的公布利多,投信也可能會藉機賣股,股價再推升的幅度和機率就有限,因此,也許能考慮是否提早獲利了結;或是等法說會公布利多、股價不漲後,投信賣股也會導致股價下跌,若仍然看好個股,可以再找機會重新布局。

但要注意的是,判斷買家的性質,大多時候是猜測,即使都是投信,也可能是不同基金,即使都是外資買進,也可能是不同法人機構,因此判斷時也不要過於武斷。

 

市場共識

我們能從市場上的研究報告或是討論區,知道市場或散戶看好股票的理由,與普遍認定的目標價是多少。當我們對一檔個股的掌握度高時,就能與市場共識做比較,一旦發現市場普遍預期過高,就可以提早賣出,或是換股。

舉例而言,2020年航運類股表現非常強勢,到了2021年,越來越多人買進,無論研究報告或是股票討論區,買進理由都是看好因為疫情導致的塞港無法緩解,報價將繼續上漲,此時的市場共識就是如此。但假使塞港只是持續,沒有惡化,運價的上漲幅度也可能只是意料之中,那麼,股價的漲幅也就有限,因為市場已經預期。

但另一種狀況是,假設市場都看好半導體調漲代工價格,認為下一季報價會漲5%,如果之後產業調漲幅度達到10%,高於市場預期的5%,股價可能還會上漲。因為,即使市場已有預期,但若是預期程度和真實狀況不同,股價還是會有額外反應。

股票短線常因消息釋出而漲,因事實發生而跌,這個狀況在股市中很常見,例如當看到一支股票不斷上漲的同時,可能又聽說市場傳言營收會創新高,等到營收真正創新高時,往往股價也開始下跌。

市場預期是股市看不見的那雙手,能讓股價與基本面短期脫勾,而它其實也是反映資訊不對稱的結果。不過,投資若想避開市場預期的干擾,長期持股是很好的方式。因為市場預期反覆無常,時間拉長後,股價漲跌還是會回到公司的成績單,只是若能了解市場預期,就能更準確的掌握個股的買賣時機。

關於市場預期,最後我想說,其實當市場預期過高,就是股價的最大利空。

 

---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決策時應審慎衡量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本文摘自/隱市致富地圖》/股市隱者/大是文化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他在家炒股年賺30% 靠3招追上法人腳步!
基本面選股恐陷入「攤平無底洞」 老手曝選獲利硬道理
電信、金融不適合存股?他曝「領股息不是賺」:庫藏股才關鍵

 

【熱門排行榜】
ATM領錢注意!1縣市下月起 「少1動作」警鈴大響
桃園「千萬發票」獎金還沒領!財政部下最後通牒:不領充公
高盛大裁1900人!資遣費逾48.7億 傳副總裁也丟飯碗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