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個股分析:訂單滿載、供不應求,中美晶今年碳化矽資本支出及出貨量將倍增

個股分析:訂單滿載、供不應求,中美晶今年碳化矽資本支出及出貨量將倍增

2023/01/05 09:05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

中美晶(5483)去年太陽能本業營收突破百億目標順利達陣,不過,就在12月最後兩週,太陽能材料出現斷崖式崩跌,矽片價格跌幅高達二成。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價格崩跌會持續多久,還需觀察,不過,中美晶2023年太陽能營收目標期許與去年靠近、甚至略高一些。而化合物半導體需求仍然很強,訂單維持滿載,2023年資本支出維持不變,今年碳化矽資本支出及出貨量均會倍數成長。

中美晶太陽能本業於去年繳出亮麗成績單,不論台灣或國外市場對太陽能裝置均有顯著成長,加上多晶矽原料成本上揚,售價亦隨著成本上漲,2022年可說是量價齊揚的一年,徐秀蘭表示,2022年太陽能本業營收很確定可突破100億元規模。

不過,就在去年底,太陽能價格突然出現反轉,從原料端多晶矽、矽片、電池片均出現斷崖式崩跌,他表示,價格還會跌多久,很難說,需要一些時間恢復,從壞角度來看,價格走低會使營收減少,但好的方面,則會加快全球建置太陽能意願與速度。中美晶去年已投資M10、M12設備新產線並已量產,且也準備好另一N型TOPCon產線空間,不過,TOPCon是否要建置上線還要觀察這一波材料跌價狀況,市場需求是否穩定下來,及台灣系統廠對於本土供應鏈支持程度。

去年中美晶遇到最大壓力來自於進口太陽能傾銷,去年前11月進口太陽能模組數量是前一年42倍,約當600MW,若未來台灣採用進口太陽能模組比例高,徐秀蘭說,中美晶太陽能擴廠可能就不會選擇在台灣,而會朝向美國或是其他國家,且放緩資本支出步調。也由於台灣朝向能源自主發展,而所處環境濕度高、颱風多,進口模組不見得適用,且台灣太陽能產業鏈上下游完整,因此,保留本土化太陽能產業有其必要性。

中美晶於去年底化合物半導體全產線維持滿載,他表示,目前碳化矽(SiC)產能還是供不應求,訂單滿載、資本支出維持不變,今年不論資本支出或出貨量均倍數成長;目前每月出貨量均逐月增加,但還是追不上客戶要求數量,而碳化矽磊晶已獲得MOSFET及二極體客戶認證且開始交貨;而氮化鎵(GaN)資本支出也維持不變,由於全球氮化鎵產值相對較於碳化矽小、較慢熱,客戶需求沒有太大變化,氮化鎵無塵室建置會晚1至2個月。

碳化矽目前價格仍相當昂貴,徐秀蘭表示,碳化矽已推動多年,但產值始終無法放大,主要關鍵於價格太貴,若未來能降價將進一步帶動量的放大,將碳化矽餅做大;此外,碳化矽磊晶設備仍短缺,而中美晶集團早已規劃好擴廠進度,每年約有3至4台設備到位,目標是一季一機台速度前進,未來8吋碳化矽長晶爐設備也計畫採自製方式。

 

【往下看更多】
4大訊號到齊! 專家急喊「別接刀」:房價恐跌2成
不愧是股神! 巴菲特靠「2原則3關鍵」 成功躲過全球股災
台積電首季EPS 13.94 創同期新高 股期急拉翻紅

 

【熱門排行榜】
CIA解密文件曝!蘇聯軍隊曾交戰外星人 23士兵變石柱
車住的比人好! 全台最貴車位曝 1位要價925萬
桃園「千萬發票」獎金還沒領!財政部下最後通牒:不領充公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