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觀點:東進美國夯!CRIF統計疫情至今上市櫃公司新投入美國資本逾600億元
2018年美國發動美中貿易戰,並鼓勵海外製造業返美投資以來,「東進美國」成為台灣產業發展重要課題,考慮到生產成本和投資效益,投資家數增加速度緩慢,CRIF統計,台灣上市櫃公司投資美國子公司的效益,自2020年疫情以來有非常明顯成長,且新投入資本也超過600億元,顯示東進效應會隨著美國的政策走向慢慢發酵。
CRIF依據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的上市櫃公司投資海外子公司資訊,統計2019年至去(2022)年第3季止,上市櫃公司投資美國子公司家數由1,005家緩步上升到去年第3季的1,022家,投資家數只增加17家增加速度緩慢,相較美國的總投資收益則由2019年的78.39億元、2020年的141.93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443.08億元,三年來投資收益成長高達465%,再對照2021年上市櫃公司投資美國子公司金額高達5,723.35億元,443.08億元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率為7.74%,並不算突出。
以上市櫃公司截至去年第3季資料來看,美國投資收益前10大子公司合計投資收益高達352.45億元,超過全體上市櫃美國子公司的總投資收益,顯示獲利非常集中,當中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占有3家公司(其中2家為母子投資關係),大成鋼(2027)及中信金(2891)旗下也各有2家子公司入榜(中信金2家子公司亦為母子投資關係)。
美國子公司投資收益前10大公司名單來看,國巨旗下的KEMET CORPORATION(電子元件銷售)以投資收益高達104.71億元,排名第1名,第2名為大成鋼旗下美國大成國際公司TA CHEN INTERNATIONAL, INC.(不鏽鋼管等產品銷售),投資收益也高達83.85億元。投資收益第3、4名分別為國巨旗下KEMET CORPORATION轉投資的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電子元件產銷),以及國巨直接持有的PULSE ELECTRONICS CORPORATION(投資控股),投資收益也分高達65.05億元、28.81億元、第5名則為大成鋼旗下的大成國際鋼鐵轉投資的BRIGHTON-BEST INTERNATIONAL, INC.(進出口及銷售合金鋼等材料螺絲螺帽產品),投資收益為18.95億元。
第6名為岳豐(6220)旗下的UNC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INC.(房地產公司),出售房地產投資收益12.94億元,第7、8名則為中信金(2891)旗下的CTBC CAPITALCORP.(投資業務)及轉資的美國中信銀CTBC BANK CORP.(U.S.A),投資收益也分別有11.66億元及11.14億元。
第9名為長榮(2603)旗下的EVERPORT TERMINAL SERVICES INC.(碼頭服務),投資收益8.23億元,第10名為台塑集團旗下台塑化(6505)投資的台塑石化美國FPCC USA, INC(油品探勘、油氣探勘),投資收益7.11億元。
CRIF指出,美國進一步壓迫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的發展空間,使得相關供應鏈可能向美國靠攏,惟赴美投資生產成本過高的因素,仍是一個障礙,相關的投資評估,必須考慮有足夠的獲利空間,相關供應鏈也會觀察台積電(2330)在美國投資設廠營運後的成效,以作為東進的指標。
【往下看更多】
►美債崩盤警告!連五週大逃殺 專家憂:不僅限於債市
►台積電跌破8字頭 股東一周增5萬! 專家:散戶接刀未必會輸
►美元指數摜破100!高盛示警「仍高估20%」美銀續看跌
【熱門排行榜】
►川普叫蘋果回家! 季辛格打臉:iPhone不可能一夕拉回美國
►她月收百萬問「怎甩廢物父母」? 網見悲慘經歷全同情 律師搖頭:難了
►波音撐不住了?「現金價3437億」出售4大飛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