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分析:貨櫃三雄5月營收月增年減,前5月衰退齊逾六成,後市維持審慎樂觀
貨櫃三雄5月營收出爐出現月增年減情形,其中長榮海運(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的5月合併營收都出現月增年減,但前5月營收都出現衰退;不過隨著5月營收較4月成長,業者對海運後市維持審慎樂觀看法。
至於SCFI貨櫃運價中止連二漲,根據9日出爐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下跌48.85點至979.85點,指數又跌破千點關卡,週跌幅4.74%。其中遠東到美西運價跌幅16.68%,跌幅較大。
長榮5月合併營收229.17億元,月增2.6%,年減60.8%,累計今年度前5月合併營收為1,120.8億元,年減60.74%。
長榮表示,5月份整體出口貨量較上月提升,合併營收亦呈溫和增長;隨時序漸漸步入旺季,營運可望逐步加溫,對於海運後市仍維持審慎樂觀。
陽明5月營收為115.78億元,月增4.84%,年減幅65.82%;累計前5月營收為595.75億元,年減66.43%。
陽明指出,5月營收較4月成長,主因貨量增加及中東、南美、南亞線之運價推漲。
針對市場概況,陽明指出,歐、美主要市場持續去庫存、核心通膨仍居高不下、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因素影響,經濟復甦動能遲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認為儘管全球經濟仍面臨諸多挑戰,但亞太地區經貿充滿發展潛力能推升全球經濟成長,加上RCEP於6月2日起全面生效,將促進區域貿易的增長。
關於美西碼頭勞資談判議題,先前達成的協議將於今年7月1日到期,雙方仍將持續協商並維持港口貨運業務持續運作,目前雖有公會零星派工稍有延誤之情形,然而此非全面性影響,故整體運作仍在正常且可控之範圍內。
根據Alphaliner統計,截至今年5月22日,全球約有3.6%貨櫃船隊(94.6萬TEUS)處於閒置狀態,首次跌破100萬TEUS,主要為部份商業閒置運力及塢修船舶重新回到市場營運。同時,為了符合環保法規,航商啟動汰舊拆船計劃,隨著整體運力供給逐漸增加,航運市場變化仍需謹慎應對。
至於萬海航運2023年5月合併營收為81.72億元,月增0.52%,年減67.41%;累計前5月營收418.61億元,年減67.88%。
萬海表示,5月部分市場需求已見回溫,萬海也彈性調整船舶以滿足客戶需求,貨量較上個月略有增加,如地緣政治緊張趨緩及通膨持續回落,再加上終端市場庫存已逐步去化,將有助於未來正向展望。
【往下看更多】
►外資上週買超台股821億! 前三名都是金融股
►鴻海、廣達、聯發科領軍 台股開低走高 拚翻紅
►估量僅1900億!台積電跌10元 台股下跌166點
【熱門排行榜】
►月收6萬「砸6位數養女友」 鄧佳華嗆追求者:別自取其辱
►南鯤鯓牌樓被吹垮!他翻「國運籤」驚呼:王爺有準
►限貸令釀房市4亂象!估價師批「政策錯誤全民買單」:恐拖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