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避免「期權26慘案」重演 選擇權漲跌幅限制擬縮小

避免「期權26慘案」重演 選擇權漲跌幅限制擬縮小

2018/03/07 11:18 東森財經新聞
避免「期權26慘案」重演 選擇權漲跌幅限制擬縮小

▲受美股大跌影響,二月六日台北股市大跌,期權市場更大幅波動。(圖/鉅亨網)


「動態價格穩定措施」擬明年上路
 

二月六日台股大跌,引發選擇權投資人不管多空都慘賠,造成投資人鉅額損失。金管會昨(6)日表示,已指示期交所全面檢討選擇權交易制度,包括明年中之前推出動態價格穩定措施,該措施上路前,預計六月就會把選擇權漲跌幅縮小到10%以下,以減少投資人風險;同時,請期交所檢討期貨商代沖銷規定、擴大造市者義務、並研議提高保證金。


當日選擇權違約金額 高達14.44億元
 

根據金管會統計,當日選擇權市場違約金額高達14.44億元,共18家期貨商申報投資人違約,以康和期貨的2.66億元最高;投保中心表示,目前共有50件申訴案,已有2件申請進入調處程序,投保中心會盡力提供協助。

 

上百名投資人中,有些付不出超額損失由期貨商先代墊,但與期貨商簽下本票、資產被假扣押,或收到法院的行政命令。代表向證期局遞交陳情書的劉作時律師表示,這事件凸顯期交所在選擇權商品缺乏價格穩定機制,才會任由各類商品飆上天價,當莊家的賣方投資人被強制買回,蒙受不成比例的損失。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表示,理論上指數大跌,買權應該會跌,結果卻跟賣權一樣飆到漲停,應是當天投資人部位被迫平倉或期貨商代為沖銷所致,因為要反向買進平倉了結,期貨商代沖銷砍倉部位很大,買賣失衡,導致價格偏離,成交在較高價位,使得買權也漲停而非往下。


全面檢討現行制度 提高保證金
 

周惠美表示,應該是市場供需問題所導致,但已請期交所全面檢討現行制度;對於期貨商代為沖銷,最被詬病的是用不合理價格砍倉,將請期貨公會檢討是否有較細緻的作法。

 

而對於投資人質疑期貨商未盡到造市者責任,期貨商在投資人擔保維持率跌破75%時並沒有發出簡訊通知,導致來不及補保證金,就被砍倉出場。周惠美說,初步檢討,當天造市期貨商並沒有問題,主要是部分造市期貨商的部位也出現虧損,內部風險控管機制啟動將下單部位鎖死,無法造市,這部分會跟期貨商討論是否提高風險承擔,或研議如何擴大造市者義務。

 

不過,投資人在擔保維持率跌破75%卻未收到簡訊通知,屬於期貨商的行政疏失,若查核屬實,依期交法可處12萬至60萬元罰鍰。

 

周惠美則表示,以當天情況,即使發出通知,投資人可能也來不及補保證金;為避免此情況,國外通常會請期貨投資人在帳戶內放多一點保證金。因此,金管會也請期交所考量研議提高保證金。

 

【往下看更多】
129萬股東看過來!中鋼紀念品揭曉:輕巧又環保
史上最久罷工!長榮求償工會3400萬 法院判決出爐
0050「1拆4」分割案通過! 每張降到4萬元

 

【熱門排行榜】
寬限期過「房貸2→6萬」!小資男兼3份工吃報廢品嘆:成家好難
「5大星座」要發了!未來1個月財運旺 冠軍賺到滿盆
史上最久罷工!長榮求償工會3400萬 法院判決出爐
關鍵字: 選擇權台股期貨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