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觀察〉景氣趨緩企業下修資本支出 銀行搶有限案源恐再陷殺價競爭惡夢

〈觀察〉景氣趨緩企業下修資本支出 銀行搶有限案源恐再陷殺價競爭惡夢

2019/02/17 13:41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觀察〉景氣趨緩企業下修資本支出 銀行搶有限案源恐再陷殺價競爭惡夢

全球景氣變數多,連帶影響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不僅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企業也紛紛下調資本支出,就連銀行主管也坦言,對於今年景氣看法態度審慎,今年企金放款成長力道恐不如往年來的強勁,這恐讓滿手資金卻苦無去化管道的銀行,持續陷入殺價競爭的惡夢。

主計總處日前下修今 (2019)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2.27%,較上次預測下調 0.14 個百分點,財政部官員也坦言,去年基期低、今年有景氣與貿易戰等因素干擾,預估上半年出口恐怕呈現衰退態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也下修今年經濟成長至 3.5%,國內外機構對於景氣看法保守,讓銀行態度也跟著謹慎,以企金業務為主的公股行庫紛紛坦言,對於今年景氣態度確實較為審慎,預估企金放款成長頂多 3 到 5% 的成長,將獲利動能轉向寄望消金、海外市場與財務操作。

經濟成長動能趨緩,意味企業可能降低資本支出,而這對倚賴企金放款支撐獲利的公股行庫無疑為一大警訊,不少銀行主管坦言,景氣差代表未來企金放款案源可能減少,屆時銀行為了爭搶聯貸案,免不了祭出殺價搶客的老方法,原本就很低的放款利率恐怕將進一步下殺。

銀行主管說,台灣民眾原本就偏愛保守的儲蓄理財方式,過去景氣差、股市下修,導致基金商品業績慘澹,如今又有美中貿易戰、景氣趨緩的不確定因素,恐讓民眾更深信現金為王,傾向以存款保守方式理財,對於銀行來說,為了消化爛頭寸,通常會採取兩種做法,一是積極搶攻企金案源,二是,將錢引導到保險、基金等消金商品賺手續費,三是多做房貸業務。

但銀行主管表示,我國銀行家數多,業務同質性高,通常是一家做其他同業先後跟進,為了搶有限的客源,最後免不了走上殺價老路,尤其在今年景氣趨緩的環境下,今年銀行收益、獲利來源成長力道恐相當有限,成為今年金融業獲利隱憂。

 

【往下看更多】
發生什麼事?台股下跌200點 2萬大關又失守
牛市不會結束在一聲巨響! 近期拋售非警訊 股市可能再創高
大漲大跌成日常!作家嘆「趨勢轉變」:台股成了絞人肉機
關鍵字: 企金GDP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