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一天敗1.2億!他從首富身家900億到破產只花了700天

一天敗1.2億!他從首富身家900億到破產只花了700天

2018/08/02 10:28 東森財經新聞
一天敗1.2億!他從首富身家900億到破產只花了700天

▲晨曦集團創辦人邵仲毅宣布破產。(圖/翻攝自微博)

 

發展大豆進口和石油化工業務的大陸民營企業山東晨曦集團日前申請破産。公司董事長、創始人邵仲毅,2年前才以總資産190億元(約890億台幣),躋身大陸富豪榜前100名的富豪之一,同時登上《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山東首富的寶座。卻在短短2年後,晨曦集團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法院裁定對申請人的破產重整申請予以受理。

 

晨曦集團的業務領域從化工擴大到食品,並成為大陸最大規模的大豆進口商之一。由於當局收緊貨幣政策,該公司的資金週轉陷入惡化,而中美貿易戰更成為讓公司倒下的最後一擊。

 

據《騰訊網》報導,山東晨曦集團是山東省重點工業企業,現已形成石油化工、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四大主營業務,員工6000餘人。2016年石化企業總產值168.5億元,糧油加工企業總產值15.9億元;貿易業務方面實現銷售收入261億元。2016年整個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32億元。

 

▲據透露,晨曦四處建廠時,銀行一再抽貸,大量流動資金變成固定資產,許多在建項目因沒有後續投入,長期停滯無法開工,不僅無法賺錢,每年還要負擔大筆貸款利息。(圖/翻攝自騰訊網)

 

晨曦集團的董事長邵仲毅,商界之路頗富傳奇色彩。1992年,24歲的邵仲毅還是莒縣外貿公司的臨時工。兩年後,自言不甘寂寞的他接手了一家只有十幾人的鄉鎮小企業,開始創業。富有商業頭腦的邵仲毅用了六年的時間,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做成了一個大型塑料加企業,並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

 

2003年,莒縣國有企業改革,邵仲毅完成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兼併,將即將倒閉的莒縣化肥廠重組。之後陸續兼併5家地方國有企業,並由此組建了山東省晨曦集團有限公司,也開啟了多元化之路。2003年,晨曦集團的營收是3億元,十年後達到了762億元。

 

2006年,邵仲毅重組當地瀕臨破產的植物油廠,憑藉著沿海區位優勢和靈活的決策,數年間,晨曦集團就躍升大陸最大的大豆進口商,他也被稱為「大豆王」;2013年,晨曦集團營收飆升至751億人民幣(約3530億台幣),連續7年入圍大陸民營企業500強。

 

▲2015年之後,晨曦集團由盛極一時轉入懸崖式崩盤,讓人始料未及。(圖/翻攝自微博)

 

然而好景不常,2015年之後,晨曦集團由盛極一時轉入懸崖式崩盤,讓人始料未及。事實上,早在2012年晨曦集團最興盛時,邵仲毅就四處擴張,投資37億人民幣(約174億台幣)在莒縣興建十大建設項目,在陝西、江蘇、青島等地投資30多億人民幣(約141億台幣)的石化專案,依照邵仲毅規劃,預計3年內上述專案均能全部投產,屆時等於再造一個晨曦集團,銷售收入過千億人民幣。

 

雖然生意越做越大,但邵仲毅卻遭到銀行的冷眼相對。晨曦集團官網上,一篇發佈於2017年3月的文章顯示,邵仲毅曾在接受採訪時無奈表示,「2013年,銀行突然抽走了晨曦集團19億元流動資金,使得企業一度面臨非常艱難的境地,當時還是山東省省長,現在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親自出面多方協調,才為我們爭取到一線生機。」

 

據內部人士透露,晨曦四處建廠時,銀行一再抽貸,大量流動資金變成固定資產,許多在建項目因沒有後續投入,長期停滯無法開工,不僅無法賺錢,每年還要負擔大筆貸款利息。

 

雖然外界會聯想,晨曦破產主要是死於銀行之手,但就在晨曦集團的另一項主營業務中,邵仲毅卻有截然不同的投機者形象。就在煉油業務遭遇資金抽血重創時,晨曦集團另一項大豆業務也遭遇寒冬,這次始作俑者正是邵仲毅自己。

 

外界對晨曦集團的「融資豆」業務始末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晨曦集團不僅是在做大豆進口貿易,更從事大豆貿易融資的投機套利!

 

所謂的套利捷徑就是,運用商業銀行為企業融資提供的信用證,企業可選擇在海外進行美元融資,再用於進口,貨物進口後將其轉賣,就可獲得相應的人民幣資金,在人民幣升值時期,這些進口貿易企業可從中獲得相應的利差和匯差,可觀的利差和匯差養肥了像山東晨曦這樣不以貿易為主要目的的進口貿易商。

 

銀行在經歷2014年大豆進口商違約潮後,開始嚴查貿易公司的信用證融資,並收緊信貸,晨曦集團的貿易模式遭遇致命打擊,隨之而來的人民幣貶值和大豆進口關稅的調整,讓晨曦集團終究走向破產命運。

 

▲曾是中國最大大豆進口商的山東晨曦集團近日申請破產重整。(圖/翻攝自互動百科)

 

曾是中國最大大豆進口商的山東晨曦集團近日申請破產重整。分析指出,晨曦的破產反映出中國的信貸環境緊縮及市場環境疲弱,企業經營風險因此升高。



綜合界面新聞及觀察者網報導,成立於1999年的晨曦集團,旗下業務包括石油化工、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4大類,董事長邵仲毅曾在2016年胡潤中國百富榜中,以130億元的身價位列第262位,為山東首富。他所創辦的晨曦集團資產規模達人民幣400億元,連續7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去年公佈的榜單中,晨曦集團排名第110,業務包括石油化工、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四大領域,員工有6,000餘人。

 

▲山東省民營百強企業亞軍的晨曦集團,近日申請破產重整。(圖/翻攝自互動百科)



晨曦集團的大豆進口量常年位居全中國前3位,2012年,它還是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商。當年,該公司共進口大豆551萬噸,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9.4%。



報導說,晨曦集團的債務問題在數年前就已凸顯。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的邵仲毅就曾對媒體炮轟銀行抽銀根,逐步減少了晨曦集團的貸款,企業因資金不足開始縮減業務量。



有分析指出,大豆、小麥等實體加工業的資金需求本來就比較高,也需要更多現金支付的部分,但是銀行認為農業加工的利潤薄、風險大,更願意貸款給具國有背景的龍頭企業。

 

▲晨曦集團的大豆進口量常年位居全中國前3名。(示意圖/取自pixabay)


晨曦集團是13家擁有自營原油進口資格的民營企業之一,但是,煉油行業正陷入虧損,晨曦的環保設備投入不足,也使它在經營上面臨壓力。



路透社指出,山東晨曦破產反映了當前中國國內信貸緊縮和市場環境疲弱。除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中國政府整頓金融風險,企業負債增加、信貸收緊的問題將凸顯。而晨曦集團只是冰山一角,在這波貿易衝突戰關稅報復下,還有更多石化、原油煉製、黃豆進口商被波及,正面臨著一場新的產業危機。

 

【往下看更多】
快訊/美中聯合聲明出爐!中對美關稅降至10% 美對中「145→30%」
三上悠亞幣暴跌87% 粉絲睡夢中「金盡人亡」 本人急喊冤
台積電包場宴請黃仁勳!日期曝光 業者證實:因客滿換餐廳

 

【熱門排行榜】
梅雨才開始!全台水庫大進補 「這3座」已滿水位
華航招60地勤、工程師!阿聯酋也搶人「起薪上看8.8萬」
5天假可能被砍!柯建銘「1句話」帶玄機 引全網砲轟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