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年薪120萬起!月賺265萬富豪 9條件徵助理陪遊世界

年薪120萬起!月賺265萬富豪 9條件徵助理陪遊世界

2019/03/21 15:22 東森新聞 責任編輯 楊孟涓
年薪120萬起!月賺265萬富豪 9條件徵助理陪遊世界

讓人心動的職業!澳洲一名富豪里普瑞(Matthew Lepre)年僅26歲就靠著電子商務生意賺進大把鈔票,月收入高達6.6萬英鎊(約新台幣265萬元),工作繁忙的他,現在決定誠徵私人助理,並開出年薪2.8萬英鎊(約新台幣120萬元)的優渥待遇,且這只是基本起薪,未來不但會依能力調薪,還能陪他環遊世界,而這筆費用皆會全額補助。

 

▼澳洲富豪里普瑞26歲就靠著電商生意賺大錢。(圖/翻攝自太陽報)

 

綜合《太陽報》《每日郵報》報導,里普瑞其實家境並不富裕,小時候和母親甚至要靠著慈善團體的金援過活,長大後,他努力考上墨爾本大學牙醫系,但他實在窮怕了,決定輟學去賺錢,當時他1天打3份工,在因緣際會下,他看準電子商務市場,先投資了2000澳幣(約新台幣4.4萬元),接著便開啟他的電子商務王國,如今,他靠著經營E化電子商務生意,每月都能保持賺進約新台幣265萬元的收入,白手起家的他,現在想徵求私人助理,還開出2.8萬英鎊(約新台幣120萬元)的誘人條件。

 

▼里普瑞要徵私人助理,開出2.8萬英鎊(約新台幣120萬元)誘人條件。(圖/翻攝自太陽報)

 

里普瑞表示,他所開的年薪120萬只是「底薪」,如果應徵者表現卓越,薪水還能再往上調,另外,里普瑞也強調,這位私人助理必須陪他環遊世界,到各地公司進行研討會和演說,其中以日本、杜拜和美國是最常造訪的地點,而出國的食宿費用,他都能額外補助,無須從本薪裡扣除,他還會給予員工健康保險。

 

▼里普瑞提到,當他的助理一定要非常能幹。(圖/翻攝自太陽報)

 

不過,里普瑞也提到,當他的助理一定要非常能幹,包括安排國內外所有旅遊行程、強大的電腦技術、熟稔各種社群網路媒介、超強組織能力、對細節非常注意、用心工作、持有至少12個月有效時間的護照、工作態度積極、絕對守時等9像條件,里普瑞坦言,自己喜歡邊工作邊旅遊,找尋理想生活,所以他也希望將人生經驗分享給他人,希望對方也能體驗他的理想人生,「歡迎大家來和我一起冒險,探索新世界。」

 

(封面圖/翻攝自太陽報)
 

看更多

 

這樣的工作你願意做嗎?大陸一名27歲女子肖芳,6年前接手爸爸的養豬場,每年要照顧6000多頭豬,到了冬天甚至要搬進豬圈裡住,更嘴對嘴人工呼吸,救活了400多頭豬。如今她的年收入雖然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約445萬元新台幣),卻懷著最大的遺憾,忙到沒時間談戀愛。

 

▲肖芳在養豬場工作。(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肖芳出生在一處農村,爸爸原本是一名白手起家的煤礦公司老闆,後來因為煤炭產業不景氣便轉行投資,在2008年花了300多萬人民幣(約1364萬元新台幣)開養豬場,當時17歲的肖芳初中剛畢業,就開始在養豬場幫忙,每天接觸的不是餵豬就是打掃豬圈,面對同齡人的異樣眼光,她一度覺得自卑。

 

不過,肖芳後來融入到小豬的生活開始改觀,「日久生情不僅僅在人與人之間,和動物之間也一樣」,她發現豬的可愛,每天都會用心打掃豬圈,讓豬圈保持乾淨,並特意去學習專業知識,包括採精、配種、配藥、打針、輸液、閹豬、接生、掏豬等技能,很快便成為一名合格的養豬技術員。爸爸看到女兒進步快速,決定在2012年將養豬場的工作全權交給她負責。

 

▲肖芳包辦各種專業技能。(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肖芳接手養豬場後,比之前更加努力,每天早起先將工人的工作安排妥當,接著就鑽進特殊產房替母豬接生、培育小豬,接生豬的工作要非常細心,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做這樣的事,因此只能由她來做。養豬場目前大約有400多頭豬,每個月都有7、80頭母豬生產,她因此常常熬夜,甚至到了冬天,還要搬進豬圈和小豬一起過冬,因為冬天冷,小豬一生下來下來就得放進保溫箱,有些母豬分娩後可能會不小心將小豬壓死,所以時時刻刻都要有人在旁邊守著,她一住就是3個月,直到天氣變暖才敢搬出來。

 

▲肖芳冬天要睡在豬圈。(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肖芳冬天要睡在豬圈。(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此外,有時候小豬會發生「假性窒息」的情況,肖芳就會透過嘴對嘴人工呼吸,用這樣的方式救活400多頭小豬,她經常和小豬玩耍,長久相處下來感情漸漸濃烈,雖然損失1、2隻小豬並沒有太大影響,但她還是捨不得,認為既然可以救活就不能放棄。

 

▲肖芳對豬做人工呼吸。(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肖芳對豬做人工呼吸。(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肖芳事業有成,現在養豬場的面積擴大到100畝,每年銷出6000多頭豬,一年的收入也達到100多萬人民幣(約445萬元新台幣),唯一的遺憾是忙於工作,到現在還沒有交男朋友,她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遇到一個真心喜歡、並支持她的事業,能和她一起走下去的人。

 

 

看更多

 

你曾聽過有個職業叫「打冰人」嗎?每到春節的時候,這群打冰人總是會繃緊神經,因為對於大陸來說每年的春運都像是打仗一樣混亂,許多年輕人都會到外地上班,只能藉著春節回家鄉與親朋好友聚聚,而這群打冰人則是春運交通的重要人員。

 

大陸許多隧道裡面都會有「打冰人」的存在,因為在某些地方的隧道,每到冬天都會有冰柱,為了火車的行車安全,這群打冰人必須認真巡視,並把每個冰柱給清理掉,除了清理冰柱外,他們還需要檢查隧道裡面是否有異狀,並隨時回報給相關單位。

 

▲打冰人還要巡視隧道內一切狀況。(圖/CCTV)

 

現年55歲的吳瑞青是青藏鐵路公司德令哈工務段天棚橋隧養修工區工長,1984年他便來到關角隧道擔任橋隧養修工,35年來他確保了關角隧道乃至青藏鐵路全線的安全運營。他曾對媒體表示過,自己已經連續10幾年沒有與家人一起度過春節了。吳瑞青說,我們的工作很特殊,工作崗位必須1年365天都有人留守,通常我們是連續工作一個月,然後休息一周的時間。

 

吳瑞青每天的工作就是對兩條隧道、5座橋樑和12座涵管內的設備、設施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因為新關角隧道是由兩條分離式單線隧道組成,所以需要檢查的隧道總長度有60多公里。每年春運剛好是關角隧道氣溫最低的時候,由於隧道內洞長年滲水,所以隧道洞內經常會有巨大的冰柱、冰錐,所以他們必須確實清理,確保行車安全。

 

▲打冰人又被稱為隧道守護神。(圖/CCTV)

 

關角隧道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度,一年四季都是需要取暖,且隧道內外溫差相當的大,一年四季工作都需要穿著厚重的工服,且在極度高寒缺氧的環境下工作,每次進入隧道時,他們都需要攜帶氧氣瓶進入。吳瑞青說:「可以說我們的工作是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的,我們只能在有限的〝天窗點〞內工作,也就是在兩列火車經過的空檔期內工作,這個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或許會有人問,既然工作辛苦又危險,為什麼可以堅持下去呢?吳瑞青回答:「之前建造隧道的時候,那些人更辛苦,他們都可以堅持下去,我只是負責清理、檢查隧道,已經比他們輕鬆很多了」。

 

▲關角隧道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度。(圖/維基百科

 

在隧道內工作,除了要忍受寒冷、空氣稀薄,每天還需吸入大量的粉塵,在有限的時間要把隧道裡面的冰柱給清理完畢,還要注意列車進入的時間,對於乘客來說進入隧道可能就是10幾20分鐘的事,但這些打冰人卻用他們的20、30年來守護隧道內的安全。

 

看更多

 

有點年紀的長輩,小時候或許都有爬到樹上玩樂的經驗,而現在爬樹也能賺錢!「攀樹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靠矯健身手攀上樹頂,為一棵棵珍貴的樹木剪去生病和乾枯的枝條,而這個特別的行業可不容易,需要考證照才能擔任,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攀樹師1個月收入突破10萬。

 

根據台灣光華雜誌報導,修剪樹木要作為一種職業,必須通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簡稱ISA)考試,並授予專業證照成為攀樹師。攀樹師翁恒斌工作時極度專注,嚴謹地連說話閒聊都不允許,因為這是相當高風險的工作,一個不留神就可能會受傷,因此他們必須聚精會神,隨時注意現場狀況。

 

▲(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翁恒斌的暱稱為「鴨子」,他的身材精悍,在樹上來去自如,過去他在大學念了土木系,花了大把時間在童軍社團,接著順理成章地讀環境教育研究所,並且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志工,曾在推廣體驗戶外活動的公司工作。

 

由於台灣以前並沒有專業攀樹師,所以翁恒斌藉由香港樹藝師前輩每隔一段時間來台教學的方式,斷斷續續地學習這套專業技術,並且在2015年3月到香港參加由ISA舉辦的證照考試,成為台灣首批攀樹師。如今翁恒斌攀樹資歷已邁入第7年,這項新興職業在全台灣總共也僅有10人。2年前他與朋友合夥成立以樹木工作為主的「攀樹趣」公司,除了樹木修剪之外,也從事攀樹體驗活動與攀樹專業教學。

 


▲(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作為全台第一個取得ISA證照的人,翁恒斌和其他攀樹師不同之處,就是每次帶學員攀樹時,除了為人開啟與自然親近的一扇窗,同時也為推動環境教育不遺餘力,並藉由專業知識來解讀每一棵樹,讓學員在無形中潛移默化,開始留意身邊的樹木,成為能解樹語的攀樹人。

 

親臨攀樹師們的工作現場,可以發現修樹工作的細膩,他們深入吊車無法抵達的樹冠深處,以不傷害健康枝幹的前提,將枯枝逐一剪除。以時間成本來說,1位攀樹師每天最多可修剪3棵樹,自然不比出動吊車、整排截斷的便宜行事作法。然而被齊頭截斷的大樹,雖然能夠撐過一時,但長大後反而更容易發生斷裂、倒塌。

 

翁恒斌認為,若非因為攀樹,我們對樹的認識、互動,依舊相當受限,就連不會攀樹的樹醫生,也因此錯過了眼見為憑的機會。而終年屹立的大樹雖然沉默,卻自成一個生態系,也歡迎著人的造訪,依照ISA的規定標準,只要直徑超過3英吋的健康樹幹就能攀爬。

 

大家或許認為每一位攀樹師心中難免有份夢想攀爬名單,但翁恒斌卻很篤定地表示,自己最想爬的還是台灣的樹,「你想想,台灣的土地面積真的很小,但全世界的檜木共有6種,光是台灣就有2種;不僅超過3000歲以上的神木很多,還有像棲蘭神木園區的神木群;甚至把台灣十大神木拿到日本,絕對都可以排進前三名!」因為攀樹,他們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更珍重腳下的土地。

 

【往下看更多】
白蝦產業崩盤!宏國斷交後悔了:想重返台灣市場
川普再提半導體被奪走「對台開徵32%」 對等關稅一表看
懷孕4個月剛分手!她中45億大獎卻搬離故鄉、隱姓埋名 原因全說了

 

【熱門排行榜】
高齡勞工別錯過!「隱藏版獎金」60歲就能每年領
川普關稅衝擊!汽車巨頭股價跳水 宣布裁900人
川普關稅揮大刀! 謝金河示警「這機構」恐下架:經貿秩序將重組
關鍵字: 年薪富豪助理環遊世界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