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購客戶也不准參觀!俄國戰略核潛艇連美國都怕
(2019/04/16 00:18)千億潛艦國造鮋魚級被嫌吵!慘遭印度海軍退貨
印度從法國引進的「鮋魚級」潛艇,其中已有1艘在2017年服役,不過近日卻傳出印度海軍在驗收常規潛艦二號艦時,發現其發動機和螺旋槳的噪音過大;對此,印度海軍目前已要求造船廠對對重大缺陷進行修改,否則該艦不能正式服役。
綜合外媒報導,印度在2005年與法國DCNS集團簽署協議,投資了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00億元,下同)採購6艘法國「鮋魚級」常規潛艦。該型潛艇第一艘「卡爾菲利」(INS Kalvari)已在2017年12月14日服役,第二艘及第三艘分別命名為「坎德里號」及「卡蘭號」,目前艦艇處於最後測試階段,預計今年服役。
▼該型潛艇第一艘「卡爾菲利」(INS Kalvari)2015年進行海試。(圖/取自推特@SpokespersonMoD)
報導提到,印度海軍的鮋魚級潛艦二號艦「坎德里號」在試行中出現嚴重缺陷,發動機和螺旋槳不僅發發出巨大噪音,還有35個缺陷待改善。潛艦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低噪音,通常海軍在飛機、戰艦和潛艇上會安裝聲納探測器,以尋找敵方潛艇發出的聲音,一旦噪音過高,可能就會被敵方發現。
由於「鮋魚級」潛艇的AIP系統當初設計運行噪聲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輸出功率在200千瓦以上,可使鲉魚級潛艇以4節左右的安靜航速在水下狀態連續航行18至21天,比普通的柴電常規潛艇提高了20至30倍,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額外的噪聲、熱訊號或其它的尾跡訊號。
印度海軍的「鮋魚級」潛艦二號艦在這次試行中出現高噪音問題,讓外界相當震驚,潛艦真的下水服役的話,將成為致命打擊。除了高噪音的問題外,報導還點出「坎德里號」有35項嚴重缺失,印度海軍已要求潛艦在服役前要修改完成;據了解,由於這些測試都要在平靜的海面上進行,印度季風季一般來說要到9月才結束,這也表示「坎德里號」正式服役要等到9月以後才能完成。
(封面圖/翻攝自推特@SpokespersonMoD)
▲在現代,航空母艦已經成為了實力的代稱,擁有一艘航空母艦,一國的戰力便可大大的提升。(圖/翻攝自騰訊)
在現代,航空母艦已經成為了實力的代稱,擁有一艘航空母艦,一國的戰力便可大大的提升,但近期,俄羅斯卻反其道而行,對外宣布將不再建造航母,轉而建造兩款戰艦,分別是11711型兩棲登陸艦與22350導彈護衛艦。對此,美國軍事專家分析道,俄海軍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明智的,因為如果將大部分的資源投入到少量的航空母艦內的話,建造更靈活快速的輕型戰艦反而是較聰明的舉動。
▲俄羅斯11711型兩棲登陸艦。(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前段時間,因為俄羅斯現役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沃佐夫」在維修中被俘船塢在甲板上砸了兩個大洞,艦體更是有50多處的損傷,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外界皆認為已經沒有了維修的必要,即使修好外傷的部分,但他以前出航總是會冒出黑煙的問題也沒辦法得到解決,不如轉而建造新的航母還比較實際。
▲俄羅斯22350導彈護衛艦。(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而接著俄羅斯官方就給出了答復,表示將重啟2013年所提出的計畫,要建造一艘9萬噸級的核航母,對於這樣的一個消息,引發了外界一片震動,要知道,當時世界上擁有9萬噸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而且還是核實力,如果以俄羅斯的經費來看,這一目標肯定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又有新的消息指出,俄羅斯放棄了9萬噸航母,轉而建造4萬噸級的航母。
▲俄羅斯將在2019年1月開工12艘677級柴電常規潛艇,一次性開工12艘,並且這12艘將在兩年內建成完工。(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但事過不久,俄羅斯《對話者報》又再次表示,俄羅斯海軍將不再準備建造新一代的航母了,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克洛廖夫宣布,俄羅斯將在2019年1月開工12艘677級柴電常規潛艇,一次性開工12艘,並且這12艘將在兩年內建成完工,內部人士也指出,這只是計畫之中,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潛艇出現。
根據《騰訊軍事》引述塔斯社報導,目前俄羅斯海軍正在大量建造小型潛艦,以取代過去多種上萬噸或數千噸的前蘇聯時期大型軍艦,一方面藉此對俄羅斯海軍進行現代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行為來降低軍費資源的支出,如果將艦艇小型化,那勢必可以把省下來的經費拿到核潛艇的研發和建造,而這也是俄羅斯一如既往地優勢所在。
▲俄羅斯的潛艇很強是眾所皆知的事情,甚至超出了其他國家很大一截,而目前也只有美國能夠跟他匹敵。(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的潛艇很強是眾所皆知的事情,甚至超出了其他國家很大一截,而目前也只有美國能夠跟他匹敵,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俄羅斯若是想要將潛艇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畢竟就算4萬噸級的航母艦造出來,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並不會發揮太大的功效,許多國家的航母甚至還是比俄羅斯更加的先進。
而俄羅斯選擇建造潛艇也是不得已的事情,畢竟如果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麼就代表著俄羅斯放棄了遠洋的爭奪,將轉為防守。再加上,俄羅斯目前也不可能向國外採購軍艦,因為這樣將導致其國內已經萎縮的造船業將更加地走向沒落,而最後,《騰訊軍事》報導認為,已經千瘡百孔的「庫茲沃佐夫」將有可能會被修補之後繼續服役。
▲俄羅斯的蘇-35戰機,有著最強「側衛」(Flanker)或「超級側衛」之稱,是公認的蘇霍伊(Sukhoi)蘇-27家族中最強大的改良戰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俄羅斯的蘇-35戰機,有著最強「側衛」(Flanker)或「超級側衛」之稱,是公認的蘇霍伊(Sukhoi)蘇-27家族中最強大的改良戰機。去年,大陸便為了增加空軍的多樣性,從原本的戰略防禦型轉向全面攻防型,故而向俄購買了蘇-35戰機。但日前有報導指出,在實戰演練中,蘇-35卻被殲-16和殲-10C壓著打,而其中卻僅是因為一個設備的缺失。
蘇-35(北約代號:Flanker-E)是四代半重型戰機,具有遠程、多用途、空優和打擊的特性,和蘇-27有著相同的性能特徵和零件;也被公認是蘇-30的一種特製版,蘇-35比起蘇-27、蘇-30、蘇-33都有更大的機翼和引擎。在提及蘇-35時,俄羅斯都會特別地去讚頌它所攜帶的雪豹-E被動掃描雷達,以及AL-41發動機。
▲歐洲颱風戰鬥機機頭的墊子掃描陣列雷達。(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被動掃描雷達,是一種透過藉由天線表面陣列所發出的波束的合成方式,來改變波束掃描方向的類達。這樣的設計有別於機械掃描的雷達天線,可以減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機械馬達驅動雷達便可以達到的涵蓋較大偵測範圍的目的。
然而,根據新浪軍事報導,軍事評論人士透露,北京向俄方採購了24架蘇-35戰機全部到位後,這架戰機在設備上非常的先進,在2017年底已經有著相當的名聲,蘇-35和F-22在戰場上空相遇,纏鬥了約40分鐘,讓這架戰機因此聲名大噪。
▲有一方面的說法認為,大陸解放軍自製的殲-16和殲-10C戰機比起蘇-35更加的優秀。(圖/翻攝自每日頭條)
而大陸解放軍在公布殲-20隱形戰機後,仍決定要採購24架蘇-35,更是讓它更加地被廣為人知,因為大陸在擁有相當實力的戰機之餘,仍收購此戰機,無疑是變相的肯定其性能。不過有一方面的說法認為,大陸解放軍自製的殲-16和殲-10C戰機比起蘇-35更加的優秀;近期在實戰演練中,蘇-35更是被殲-16和殲-10C壓著打。
分析指出,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後果,竟是因為俄羅斯最引以為傲的「雪豹-E」雷達(Irbis-E),雖然這項設備是俄羅斯最先進的被動電掃雷達,但也因為其必須藉由接收到目標發射的電磁波才能獲取的目標的方位,因此在距離的測量所需要的時間也相對長,因為還要經過多次的探測和資料運算才能得到確切的位置。
▲殲-16和殲-10C都安裝了最新進的主動電掃雷達,因此在這次的演習中,能利用其優勢,快速的鎖定機動性超強的蘇-35,繼而得勝。(圖/翻攝自新浪軍事)
而主動雷達則是靠本身發射的電磁波,能快速探測到目標及精準的定位,在時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殲-16和殲-10C都安裝了最新進的主動電掃雷達,因此在這次的演習中,能利用其優勢,快速的鎖定機動性超強的蘇-35,繼而得勝。
還有分析指出,長久以來,大陸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他們航空工業領域中的弱項。但戰機也並非由發動機的性能來決定成敗: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解放軍的在戰機雷達的研製上有著超乎預期的成果,使得解放軍的空軍實力大大的提升;以戰機雷達來說,俄羅斯在最新的蘇-57戰機上才安裝第一款主動電子掃描雷達,但大陸的解放軍早在4代機上就已經大量安裝了主動電掃雷達。
【往下看更多】
►好市多召回「8萬磅奶油」 原因曝光外媒酸:瞎到爆
►川普宣布馬斯克入閣!本人親曝任務 還要設立這「最荒謬」排行榜
►川普交易落幕了? 大摩「3風險」唱衰美股 橋水也喊:別買了
【熱門排行榜】
►個股:神達前三季EPS 2.44元,年增近倍,Q4獲利續攻可期,股價飆新高
►美超微Q3財報難產! 彭博:若下市得先償還560億
►台股僅跌144點「8成個股慘綠」 櫃買挫1.48%成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