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故意失業?他用這招技術性爽領「失業給付」惹眾怒

故意失業?他用這招技術性爽領「失業給付」惹眾怒

2018/12/17 15:03 東森財經新聞
故意失業?他用這招技術性爽領「失業給付」惹眾怒

▲有一名網友在臉書分享,面試時遇到只為了領「失業補助金」的求職者,讓他非常傻眼。( 圖 / Pixabay )

 

時機賣賣!你有領過失業補助嗎?有不少人可能是因為公司倒閉、裁員等,導致頓時間失業,沒有經濟支撐,而政府為了讓失業的國民能夠生活,會依法發放失業補助金。但近日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上,分享自己遇到只為了領失業補助金的求職者,讓他非常傻眼。

 

▲該名網友表示,這些技術性爽領「失業給付」的人,為了一個幾千元的補助寧願不工作,簡直糟蹋政府的美意。( 圖 / Pixabay )

 

該名網友表示,近日面試時遇到一位求職者來面試,一進門就表態希望該名網友直接幫他蓋「店章」,原因竟是要領「失業補助金」,讓這位網友當下非常生氣回嗆「你走吧!我不會幫你蓋章的」,並表示,為了一個幾千元的補助寧願不工作,不知道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為什麼要糟蹋政府的美意。

 

許多網友看到則留言「現在有些人就這樣,單純只想領到政府補助」、「這種不工作只要錢的真的很煩」、「很多人不工作,就是要領這錢」,還有網友遇過有工作還能拿到補助,對方面試錄取了,卻要求不要投保勞健保,因為要持續領失業金,讓他相當無言。

 

▲若遇到這類故意領失業給付不工作者,可以主動回覆就業中心,陳述當天面試的情況。( 圖 / Pixabay )

 

根據勞動部的規定,非自願離職、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14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可依法請領失業給付。

 

對於這些為了領補助而去面試、或是有工作還鑽漏洞拿補助的人,有網友就提到其實可以主動回覆就業中心,陳述當天面試的情況,相信勞工局如果詳細了解對方沒有就業意願,也會再加以審核。更有網友直呼「人家勞工局也會打去問你是否有去應徵,又為什麼沒錄取,政府的錢沒那麼好拿」。

 

看更多

 

文/洪雪珍

 

有一個畢業5年,近30歲的年輕人帶著自我懷疑的口吻問我,他的同學有不少都還在打工,有的是想找正職,卻找不到,有的是徹頭徹尾根本不想找正職,因為想要時間自由,想睡得晚就睡得晚,想請假就請假,想出國旅遊就出國旅遊,不需要公司跟他們囉哩叭嗦,或是不准這不准那。

 

「我做正職,快變成少數人,覺得很奇怪,這是正常現象嗎﹖」

 

「同學都說現在流行零工經濟,時間更自由彈性,比較起來,我每天被公司綁住8小時,是傻還是笨﹖」

 

這名年輕人的觀察是對的,零工經濟的確悄然掩至,新世代將有越來越高的比例從事非典型就業(兼職、臨時、派遣),工作安全網脆弱,保障性低。可是因為年輕,看不到遙遠的未來,難免無知,以為這條路上有很多年輕人相伴而行,就是值得追求的人生方向。

 

這些人當中,除非走向講求專業的斜槓人生,如果只是擁抱零工經濟,就正中企業下懷,比如到餐廳當服務生賺時薪等,前途不僅堪憂,還掉入青年貧窮的黑洞,一輩子翻不了身。無法財務自由,就沒有資格奢談時間自由,更何況窮人﹖

 

高專業的人,可能無法做正職

 

天下雜誌最新調查出爐,近7成的企業看壞台灣的投資環境,好消息是超過8成仍表示有意願調漲員工薪資,是6年來最高比例。天下雜誌的說法是,面對企業社會責任愈發被重視的時代,如何讓員工願意與企業共體時艱,是企業舵手普遍的共識之一。

 

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

 

因為同一天我在企業人資的群組,看到一篇「佳文」共享,主題是「如何將自由職業者完美融入團隊」,開宗明義直接點出,現今零工經濟「正式」作為人力資源的一種新型態分配形式,企業要開始學習一件事,聘用自由職業者幫助企業達到「長期目標」,而零工經濟的優點第一個就是—

 

「避免人力成本的浪費。」

 

(請注意人資的最新用語,他們不再講「時薪」或「派遣」這些被污名化的用詞,改用「自由職業者」及「零工經濟」聽起來令人像吃了亢奮劑的時髦用語,目的是什麼﹖無非洗腦罷了!)

 

因為若是短期專案,雇用全職員工,人力成本太高,改為聘請專業自由工作者,既能降低成本,也能立即獲得高水平的專業知識。而且就人資部門來說,和自由職業者長期合作,節省大量時間成本,他們可以集中精力和資源投入在—

 

「全職人才的招募與培養。」

 

這篇文章也提出一個趨勢觀察,高度專業的自由工作者增加。過往短期約聘者較多是無專業知識者,如今部分高度專業者轉型為自由工作者。

 

最後,文章給人資建議,將每個職位的工作細分拆解成幾個部分,重新分組,再針對所需要的技能與經驗,和人才庫裡的高專業自由工作者做匹配,目的是什麼﹖

 

「讓全職員工更能專注在公司的重要任務上。」

 

調薪之後,4個可能後遺症

 

一項天下雜誌的調查指出,八成企業再苦也要調薪;一篇企業人資群組裡分享的文章建議,企業要開始學習擁抱自由職業者,尤其是高專業,讓你聯想到什麼﹖我倒是看到四個未來:

 

1.薪水將不斷升高

 

但是,調薪的原因不在於企業突然覺醒,義無反顧地扛起社會責任,而是少子化所致。

 

你想想,企業存在的天命是賺錢,當經營困難,獲利縮小,它只會降低人事成本,而不是反向去提高,至於明年他們怎麼會決定逆反應﹖原因只有一個,少子化已經充分反映在就業市場,企業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此時此刻,企業唯有咬緊牙跟,就算心在淌血,也要調薪維持競爭力,留住人才、招到人才。

 

眼見台灣少子化是勢不可逆,調薪勢在必行,在這個薄利的時代,企業要怎麼維持住利潤,將會不可避免地走向以下兩條路。

 

2.工作機會將變少

 

人事成本永無止盡地提高,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會看到郭台銘同時在做兩件事,一方面否認富士康在大量裁員,另一方面加速投入AI研發。另外,去年張忠謀提出今年要退休時,敲響一記警鐘,他說,AI發展之快遠超過預期,而九成的人都要憂心工作保不保的問題。

 

兩位企業家這麼明示暗示,無非是在告訴我們,AI化之後,很多工作將被取代!雖然媒體報導,全球同時也將有新工作應運而生,卻沒說這些新工作絕大多數不是增加在台灣,而是在新興國家,也不是增加在既有的工作者,而是新世代。

 

更令人憂心的是,沒人告訴我們,在工作消失之前,需要重新學習什麼技能,以期再度回到就業市場。而真相極可能是,很多人回不去了…

 

3.正職工作將減少

 

非典型就業,在台灣的人口數逐年創新高,已來到80萬人,占就業人口的7%。再來看日韓兩國,日本的非正職員工占38%,韓國占1/3,在三至四成之譜,高到令台灣上班族難以想像,但這不也在表示,台灣在聘用非典型就業人口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非典型就業人口的結構,正在明顯起變化。過去比較多是家庭主婦與學生,求的是時間上彈性運用,配合家庭或就學;現在大大不同,1/5是非自願地選擇非典型就業,因為企業減少正職工作,他們找不到正職缺。

 

這個現象不惟亞洲,以美國與歐盟來說,占比高達兩三成。若是單看美國,2014年美國自由工作者5,300萬人,到了2017年是5,730萬人,三年增加400萬人,增加比例是勞動人口成長的3倍。其中,千禧世代從占38%上升至47%,他們是最主要的「受害人」。

 

4.薪水將持續L型化

 

雖然企業會調薪,但是減少正職人數、增加錄用非典型就業人數,就會讓更多上班族失去保障性,以及享受福利,結果是低薪化。而且請注意,非典型就業人口都是不具備關鍵性技能,從事非核心工作,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一群人,他們要擔心的不只是低薪,更是失業與無薪。

 

總之,平均薪資會不斷拉高,但是拉高的是正職員工,特別是關鍵性人才更為大幅度。相反的,未能獲得正職缺的人,薪水只能長期趴在地上不動。接著,中位數薪資會越來越低於平均薪資。像2015年中位數薪資是平均薪資的84%,2016年再降到83%,這是逾6成上班族對於平均薪資調高無感的原因。

 

3個自救辦法

 

站在多數上班族的立場來看,我看到的調薪不全是好消息,而可能是壞消息。但是弱者沒有悲觀的權利,只能認清現實,展開積極有效的行動,以利於自己翻身。雖然過程艱辛不易,還是必須努力而為,站到相對優勢的戰鬥位置,建議你:

 

1.年輕人沒有權利談時間自由,選擇工作就是要看未來發展性。

 

2.年輕人就是要辛苦打拚,直到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唯有強大才能贏得自由。

 

3.年輕人就是要打出戰功,絕對不能怯戰,肩上的勛章是工作的真正保障。

 

※作者言論不代表東森立場※


文章來源:由《洪雪珍粉絲專頁》授權轉載。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今日最熱門】
早餐店永遠缺人?他曝工作血淚 網崩潰:不敢喝奶茶了
吳宗憲收前女友「2萬元收據」禮物!Sandy火大嗆10字
超羞恥!床上激情炸「水屁」 男友暖舉讓她重新戀愛了

 

【往下看更多】
傳產大廠拖欠工資! 老闆開新車發「長壽麵當年終」:虧6千萬多包涵
入台積電3年決定下山! 他曝唯一優點:只有錢比外面多
去年總薪資平均近6.5萬!科技新貴逾10萬 竟輸給「這行業」

 

【熱門排行榜】
入台積電3年決定下山! 他曝唯一優點:只有錢比外面多
全台人口淨遷入5大區! 房仲曝共通點「便宜治百病」
領錢了!符合資格最高爽領44000元 錢發完就沒了
關鍵字: 財經精選失業勞工局就業中心面試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