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關稅底定 中華車:下半年車市比預期好
(2025/07/02 18:12)〈觀察〉進口車壓境 國產車商靠打國際牌撐住獲利表現

去年台灣總新車銷售創 12 年新高,但國產車未能搭上此浪潮,多數國產車商營收均衰退,不過,可觀察到裕隆 (2201-TW)、裕日車 (2227-TW) 和中華車 (2204-TW) 去年獲利大幅回穩,主要動能都是來自中國轉投資事業體強力挹注,另外,機車品牌廠三陽 (2206-TW) 最新宣示將強打國際牌,顯然台灣車廠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已是必然趨勢。
台灣去年新車掛牌數 444669 台,創 12 年來新高,然而,國產車商營收卻衰退,僅汽車龍頭廠和泰車 (2207-TW) 靠著轉投資挹注力守成長態勢。
所幸,各車商公布去年財報後,反而見到亮眼成績,中華車全年稅後純益 41.06 億元,年增 28.75%,EPS 3.01 元創近年來新高;裕日車稅後純益 66.43 億元,年增幅高達 43%,EPS 22.14 元,創 4 年新高,也是睽違 2 年後再度賺逾 2 個股本;裕隆在轉投資裕日車、中華車的挹注下,稅後純益 22.88 億元,年增幅更高達 71%。
觀察裕隆獲利亮麗的原因,均來自大陸轉投資事業的成功,其中,裕日車去年全年獲利來源仍以東風日產挹注為主,全年業外收益達 60.71 億元,年增幅 23.8%,占總獲利比重高達 91%。
而去年中華車轉投資東南汽車交車 15.5 萬台,創建廠以來新高,加上福建奔馳獲利優於預期,成為大陸投資事業兩大金雞母,推升業外收入達 24.41 億元,年增幅 63%,占總獲利比重也近 60%。
從這樣的獲利趨勢來看,台灣整車廠獲利動能已不再來自國內車市本身,原因在於進口車商積極導入相對過往平價車款後,有更多的車主轉向購買進口車。
事實上,不僅汽車,就連國內機車廠三陽也強調開展國際市場,除了在國內市占率仍要攀升,也設定機車外銷每年要成長 20% 的高標,並以重點發展的東協為主,同時開展歐洲市場,更不排除未來要進軍中南美和新興非洲和中東。
整體而言,國內市場需求仍有限,加上各進口車商登台使競爭相當激烈,國產車商不僅須思考,如何端出更具 CP 值車款讓國內消費者買單,而走向更大的國際市場是必經之路。
【往下看更多】
►個股:製鞋業務有撐,寶成(9904)上半年營收持穩、年增0.9%
►焦點股:愛普*受益WoW應用至邊緣運算,獲美系外資升評,今跳空創波段新高
►個股:仁寶(2324)、和碩(4938)6月筆電出貨升,惟業績動能緩,H2展望向上
【熱門排行榜】
►金價三連漲創近兩週高點 專家示警下半年恐盤整
►英國加密平台Ziglu宣布破產 用戶資金領不出來
►73萬人注意!中信銀提款將縮至1萬 7月28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