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招工程師 輝達剛落腳北士科 開50缺徵上百人
(2025/06/17 09:21)搶挖輝達人才也救不了! 華為AI晶片慘遭自家巨頭嫌棄

在中美科技對抗升溫的當下,「自主研發」成為中國大陸企業被迫面對的挑戰。然而,當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華為,試圖用自家AI晶片取代輝達(NVIDIA)時,卻遭遇了一道難以跨越的牆:來自中國大陸科技巨頭的「冷處理」。
儘管美國祭出一連串出口限制,讓輝達高階AI晶片難以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原本看似是華為可趁勢崛起的機會,但事與願違。根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華為的昇騰(Ascend)AI晶片表現不如預期,不僅存在耗電高、容易過熱、運算穩定性差等技術問題,甚至在基礎設施組裝上也相對繁瑣,導致中國大陸科技大廠遲遲不願採用。
★【理財達人秀】川普早退 中東出事? 美AI創高 狂補漲大戶股?★
科技媒體《Wccftech》近日披露,華為為了扭轉局面,不惜高薪網羅原輝達工程團隊,組建龐大的AI開發團隊,並由輝達前資深科學家Bill Dally領軍,力求縮短與美系產品的差距,然而這場逆襲之戰卻未能激起足夠的市場信任。最大癥結,在於生態系的綁定。根據《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大陸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早已將輝達Cuda平台深度整合進資料中心與AI訓練流程,轉換成華為平台不僅需要花費巨資重建系統,還要捨棄多年投入的軟體與工具資源,這種「代價過高」的選擇,令多數企業望而卻步。
▼華為試圖用自家AI晶片取代輝達(NVIDIA)時,卻遭中國大陸科技巨頭的「冷處理」。(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此外,華為與這些科技巨擘之間本就存在潛在的市場競爭關係,使得它們更不願在AI基礎建設上過度依賴對手。即便華為晶片有潛力,也難以說服這些企業冒險投入。
目前華為AI晶片的主要客戶仍集中在國營單位與地方政府,至於真正掌握AI產業發展命脈的民間科技巨頭,則選擇按兵不動,繼續以既有輝達平台為核心架構。
▼中國大陸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早已將輝達Cuda平台深度整合進資料中心與AI訓練流程,轉換成華為平台不僅需要花費巨資重建系統,還得捨棄多年投入的軟體與工具資源,使多數企業望而卻步。(示意圖/NVIDIA)
報導分析指出,除非出現像中國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這樣,願意完全採用華為平台進行訓練與應用的玩家,否則華為短期內恐怕難以真正打入主流AI市場,甚至可能淪為「備胎晶片」的角色。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華為官網)
【往下看更多】
►輝達擬推「中國特供板」GPU 價格僅H20一半
►遭美封殺晶片!中國喊違法:赤裸裸的霸凌
►傳華為在深圳大建廠房 拚自製7奈米晶片
【熱門排行榜】
►不只招工程師 輝達剛落腳北士科 開50缺徵上百人
►祖先要哭了!台中119億房地產沒人要 逾期恐充公
►5歲童身高僅106「確診矮小症」 醫曝原因:爸抽菸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