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花夫兄弟爭產!天母這棟華廈閒置25年成廢墟
(2018/08/15 12:11)兄弟爭產撕破臉!台灣最大保麗龍廠 弟奪兄股權鬧上法院
▲擁有全球最大保麗龍廠之稱的「見龍化工」,竟上演兄弟爭產戲碼。(圖/取自見龍化工網站)
又一場豪門兄弟爭產戲碼上演!擁有全球最大保麗龍(發泡聚苯乙烯)廠之稱的「見龍化工」,創辦人廖有章自2010年離世後,兩個兒子便為爭奪家產鬧得不可開交,不僅對簿公堂,甚至還將老母親牽扯進來!
多數民眾對「見龍化工」可能感到很陌生,但在台灣的塑化產業裡,「見龍化工」的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據《自由時報》報導,「見龍化工」成立於1976年,而在見龍創辦人廖有章病逝當年,公司營收已超過新台幣600億元,並獲利至少30億元。據悉,廖有章除了將家產遺留給長子廖振鐸、次子廖文鐸,也讓廖家兩兄弟的身價水漲船高至超過百億元。
▲「見龍化工」創辦人廖有章病逝後,留下逾百億資產給兩兄弟。(圖/取自見龍化工網站)
據長子廖振鐸指出,父親數年前在英屬維京群島成立「三龍公司」並任唯一股東,而董事則由父親與兩兄弟一同擔任,成立目的是為了投資「見龍化工」。而後,父親因病並考量長子有能力處理三龍事務,便指派廖振鐸接任公司執行長。不料,弟弟廖文鐸卻利用母親配偶的身分,向英屬維京群島法院聲請登記為臨時性遺產管理人,也違法解任哥哥三龍董事的身分。
另外,熟悉廖家兄弟的人士也指出,長子廖振鐸力爭三龍的動機,主因是父親過世後,他才搞清楚三龍已實際控制見龍大部分股權,因而提告爭回三龍主動權。而廖振鐸也曾在書狀痛批弟弟,為一己之私引導母親「僭」以三龍唯一股東身分,違法召開股東會、解任長子董事職務,再慫恿母親,違法自選為新任董事,行使三龍股東的權利,嚴重影響到公司營運。
▲「見龍化工」的廖家兩兄弟除了因家產對簿公堂,甚至還把母親牽扯進來。(圖/取自Google Map)
對此,「被告方抗辯」英屬維京群島法院已於2011年8月裁定,廖家兄弟母親是唯一股東暨臨時性遺產管理人,股東會才會解任長子董事職務。此外,台灣法律雖拒絕承認國外裁定,但仍請求國內法院從寬、主動承認外國裁判。除了本件官司以外,廖家兄弟也早在父親死後即因家產繼承、數度興訟,至於廖家兄弟的母親也曾提告要求兩兒子應連帶給付丈夫剩餘財產,今年五月已獲判賠1.3億元。
不過,廖家兄弟失和的情況,早在父親廖有章過世前,就出現過端倪,兩兄弟每次碰面,「都是大聲咆哮,就差沒打起來。」對此,弟弟廖文鐸也曾對外坦承,和哥哥的關係「比以前要疏離」。不過,廖振鐸身邊友人也直言,「廖文鐸過去幾乎從不過問見龍的事,將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他感興趣的資訊科技產業上」。廖文鐸除了一手創立「驊宏資通」,更是家資本額達17億元的系統整合廠商,甚至還是「遊戲橘子」的大股東,並同時擔任其副執行長。儘管廖文鐸並未跟隨父親腳步進入石化產業,但廖有章卻對這個小兒子相當疼愛,還經常掏腰包資助廖文鐸,過世前也都與他住在一起。
桃園一名羅姓女子因母親晚年罹患多重慢性病,生活無法自理,特地從台北搬到桃園照顧起居,住院時也全天陪伴,孝行感人。為此,母親贈予破千萬元遺產給女兒,氣得哥哥返台爭千萬遺產,結果慘遭法院打臉,網友一片叫好。不過羅男友人卻看不下去,跳出來幫忙解釋,指他雖在美國月入十多萬,但每個月都有匯1萬元給妹妹,也對母親盡了孝道。
自稱文中主角友人的網友日前在PTT發文表示,羅男在舊金山一間華人公司上班,每天工作壓力極大,「操得像條狗」。雖然羅男的收入不錯,月入超過10萬元,不過每個月也都有匯1萬元給妹妹,算是幫忙家裡、表現孝心的一種方式,並非對家人不聞不問。
▲羅女照顧母親晚年,不離不棄,最後千萬遺產全歸她。(圖/取自pixabay)
友人表示,羅男對母親臨終時立下的遺囑,把價值千萬元的房產和百萬元現金全數贈予給妹妹的決定很不能了解,「如果他沒有每個月援助妹妹1萬塊錢,妹妹早就撐不下去了。」
不料文章貼上網後,似乎沒有達到滅火的功效,反倒多數網友認為媽媽的決定和法院判決正確,「給妹妹錢跟回來照顧媽媽是兩回事吧 而且一萬塊很多嗎」、「一個月一萬 你請個看護給我看」、「1萬塊也敢說嘴 妹妹照顧的精神費用都不知多少了」、「如果是一萬美金 你一個月賺十萬美金 遺產也要笑想?」、「匯個5萬還說得過去」、「我阿公臨終前半年病房 營養品 看護一個月都噴超過10萬」、「老母要死還不回來太扯了,給十萬我都不覺的有孝順」。
▲這起兄妹爭產的事件,多數網友認為陪伴病人所付出的心力無法以金錢去衡量。(圖/取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台積電未來3年投資 劉鏡清全說了:將在3地設廠
►有再多軍火也不安全? 謝金河曝「紅色資本家壓力」:下跪就能和平?
►全村的希望來了! 輝達財報測超預期
【熱門排行榜】
►「台灣珍奶老店」驚傳歇業 業者證實了
►「成交價7⭢6字頭」他喊新竹房價反轉了 仲介曝真相:賣一間賺千萬
►公部門霸凌連環爆!北市社會局長官怒罵員工3年 「上班像參加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