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投6000份履歷全摃龜 理工男崩潰喊:麥當勞打工都被拒
(2025/09/22 14:22)新鮮人求職 主動提問會加分! 這幾條「白目題」開口前三思

5月畢業季至暑假期間,可說是新鮮人求職的熱門季節,許多企業已收到紛飛的履歷、面試了不少「九年級生」,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資方評價Z世代求職者調查」,揭露資方認為最NG的履歷、面試內容,也指出那些求職態度最加分。
根據yes123求職網統計,截至7月上旬已有97.7%企業收到新鮮人履歷,其中僅6.6%尚未面試過,對於履歷表最不滿意的地方,在可複選狀況下,主要為「個人基本資料不完整」(70.3%)、「未附自傳」(60.3%)、「未附照片」(52.3%)及「應徵不同缺,都是同一封履歷,連應徵項目也沒改」(51.2%)、「履歷內容誇大不實」(33%),初估「平均合格率」約為38.9%。
★【理財達人秀】台積衝頂 熱錢新寵? 降息開閘 低檔股飆30%★
▼企業對履歷表最不滿意是資料不完整。(圖/yes123求職網提供)
調查發現高達98.2%的公司會優先考慮通知面試「有附照片」的履歷,但也指出「十大NG履歷照」,在可複選狀況下,前5名分別是「經過特效處理、過度修圖」(48.1%)、「非大頭照,改放全身生活照」(47%)、「用手機自拍,臉部不清楚」(45.9%),以及「拍照時,穿著邋遢」(40.2%)、「拍照時,裝可愛、耍帥的表情」(34.2%)。
後5名分別為「背景複雜,干擾主體本人」(33.1%)、「照片衣著暴露(露乳溝、秀肌肉)」(30.2%)、「放沙龍藝術照」(28.5%),以及「以卡通、玩偶圖或風景圖,取代照片」(25.6%)、「墨鏡照」(24.5%)。
本次調查更發現,仍有高達九成八(98.2%)的公司表示,新鮮人如果「有附照片」的話,「會優先考慮」通知面試。
▼履歷照也有眉角。(圖/yes123求職網提供)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企業首重履歷完整度,在尚未正式聯繫接觸前,更希望能先看到求職者的照片和自傳,建議求職者在履歷表上,最好能上傳或貼上自己的個人照,減少被人資或用人主管在「快篩」時,立刻遭到剔除的風險。他也提醒履歷照以「臉部清晰」、「表情不搞怪」為最大原則,不要過度使用修圖軟體,恐導致面試當下落差太大。
此外,高達99.5%的企業指出自傳寫得好也會優先考慮通知面試,覺得最NG狀況為「套用既定範本,千篇一律」(60.2%)、「看不出個人特色、優勢與強項」(55.7%)、「內容缺少對工作的想法」(54.6%),以及「搞錯重點,內容多描寫成長與求學背景,無關工作」(40.5%)、「內容缺少技能專長的描述」(35.6%)。
▼最NG自傳是套用範本。(圖/yes123求職網提供)
至於面試也有眉角,調查顯示面試官最無法接受的前5大狀況,分別為「穿著邋遢」(43.2%)、「答非所問、實問虛答」(42%)、「不懂裝懂」(40.4%),以及「抓頭髮、翹腳、摳指甲」(39.2%)、「謊報學經歷」(36.2%)。
若想增加面試「印象分數」,77.7%企業透露「主動提問」會有加分作用;至於最NG的5大地雷問題,依序為「能準時下班嗎?」(40.3%)、「薪水可以再多一點嗎?」(39.2%)、「問面試官私人問題」(38.1%),以及「公司會錄取我嗎?」(32.1%)、「多久調薪一次啊?」(31%)。
▼地雷問題須注意。(圖/yes123求職網提供)
綜觀此次調查結果,楊宗斌建議,從照片、履歷表資料到自傳,缺一不可,特別是自傳內容部分要「親力親為」,避免套用制式範本,或使用「生成式AI」輔助撰寫;同時強調個人特色,像是打工、實習、社團、競賽經驗,以及技能證照、語言能力,並以小故事、舉實例方式,說明自己的工作態度值得信賴。
楊宗斌也提醒,面試當天一定要準時,檢查服裝儀容是否整潔、恰當;自我介紹和問答時要保持笑容、說話清晰,而且控制音量大小與速度適中;求職者也可以事先對著「鏡子」,模擬練習所呈現出來的臉部神情與視線位置。
楊宗斌更進一步指出,不少企業面試官最忌諱「面癱」表情和「冷淡」語氣,保持每項回應皆「有條不紊」,最多可分3到4點陳述答案;牢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不用刻意裝懂、假裝全能,誠實且從容不迫回答自己知道的部分即可。
「資方評價Z世代求職者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5年6月27日到7月10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企業有效問卷共1,09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6%。
(封面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丟馬桶會卡住? 彭啟明喊「相信科學」:衛生紙是無辜的
►台彩推2款新刮刮樂!頭獎200萬共10個 總獎金逾13.5億
►麥當勞杯蓋不見了!「1原因」飲料換紙封膜 網轟:根本整人
【熱門排行榜】
►傳士林夜市攤商遭毆 還被黑幫討保護費? 轄區警方回應了
►金價還會漲? 小摩拋「4000美元」新天價
►明午前「9縣市」達停班停課標準 專家:樺加沙恐再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