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內外因素衝擊 香港資本市場地位仍具優勢

內外因素衝擊 香港資本市場地位仍具優勢

2019/09/27 14:49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內外因素衝擊 香港資本市場地位仍具優勢

根據德勤最新統計,截至 9 月底香港將會有 98 件 IPO 案,合計融資額約為 1248 億港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38%、49%。不過港交所仍能夠取得全球 IPO 排名第三名的位置,第一、二位預計將由紐約證交所與 Nasdaq 佔據。

今年企業赴香港 IPO 的熱度遠不如去年,即使百威亞太重新回到香港掛牌 (香港今年 IPO 金額第一、全球第二),但在重啟之後的 IPO 定價只有每股 27 港元,處於詢價區間下限,募資金額 50 億美元,與之前 98 億美元的計劃相比近乎腰斬。

此外,近期港股成交量低迷,投資人交易意願不強,有不少企業即使通過港交所同意上市,但卻有意放慢上市腳步延後上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有機會成為今年 IPO 募資王的阿里巴巴,暫緩在香港掛牌。

而這些企業延後掛牌的因素主要在於:

一、公司上市估值愈高對上市公司越有利,但近期港股行情不佳,恐讓企業上市估值隨之下調,這點從百威亞太重新啟動上市也可看出。雖說到香港上市申請家數超過 200 家,處於歷史高檔,但在市場氣氛低迷,估值不高的情況下,一些公司選擇延後上市。

二、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全球資金流入香港減少,增加上市集資的難度。德勤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所有 IPO 發行中,以 5 倍~10 倍本益比發行的 IPO 數量比重增加 70%,而以 40 倍以上本益比發行的數量則下降 40%。

三、香港當地局勢不穩定,使經濟雪上加霜,衝擊股市,這對於在選擇上市地點的企業而言,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不過整體而言,香港資本市場遇到這波冷風,只是暫時受到經濟下滑和社會情勢等因素影響。從上市申請數量看,香港市場仍然是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首選之地。

目前來看,香港上市相對在中國掛牌優勢在於,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容置疑,且香港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全球資金在香港進出暢通無阻,這是仍較封閉的中國資本市場無法相比。

此外,中國企業選擇香港上市的原因也在於更加多樣化,例如更寬鬆的融資環境、熟悉的語言、較高的發行效率、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及提升信用評級等,這些基本因素持續支撐著香港資本市場地位。

 

【往下看更多】
5年9條命!國六「橋聳雲天」又傳墜落意外
興櫃:碩網(7547)上櫃案4/30審議,綠岩能源(7833)4/25送件申請登興櫃
產業:英特爾宣布,莊蓓瑜出任台灣總經理,5/1起生效

 

【熱門排行榜】
陸航空無預警停飛!員工爆「沒錢了」:薪水只發到去年
天王愛囤房!任賢齊身價22億「買下青島一條街」
女花27萬植牙「2年後全拆光」 身心俱疲僅能吃流食
關鍵字: 港交所IPO百威亞太阿里巴巴本益比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