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報稅小知識先看〉保險金3330萬元免遺產稅?保險稅務最大誤解

〈報稅小知識先看〉保險金3330萬元免遺產稅?保險稅務最大誤解

2019/01/06 13:43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報稅小知識先看〉保險金3330萬元免遺產稅?保險稅務最大誤解

市場上甚傳「保險金 3330 萬元內免稅」,進一步詢問對方知道是免什麼稅嗎?聽到的答案通常是指遺產稅,對此,富邦證券提醒,保險稅務問題涉及遺產稅、贈與稅、所得稅及最低稅負,相當複雜,其中,遺產稅和最低稅負的課稅規定,觀念經常是混淆的,「保險金 3330 萬元免遺產稅」就是一大誤會,民眾對保險稅務應該多一點瞭解,可降低短漏報行為導致的裁罰風險。

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表示,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受益人」領取特定的保險給付時,必須計入基本所得額,進而計算是否應繳交俗稱的最低稅負。「特定保險給付」,是指同時符合以下原則的保險給付:

1. 民國 95 年 1 月 1 日以後訂定的保險契約。

2. 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

3. 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 (健康險和傷害險除外)。

同時符合上述三要件的保單,「生存給付」全數計入,而「死亡給付」的保險金,每一申報戶全年領取合計在 3330 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僅就扣除 3330 萬元後的數額,和海外所得等項,一起納入當年度基本所得額中,計算最低稅負。

陳秋蘭表示,假設受益人領取符合前述條件的保險金,應繳交最低稅負,但這筆保險金卻又被稅捐稽徵機關依實質課稅原則計入遺產課稅,豈不是一筆保險金剝二層皮,二頭課稅。

對此,依財政部台財稅字第 10200009960 號函的說明,「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給付,既經稽徵機關依實質課稅原則認定係屬遺產,尚無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6 條第 9 款規定之適用,而應計入被繼承人遺產課徵遺產稅,自無適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問題。」此課徵原則不是遺產稅與所得稅二擇一,而是先確定是否課徵遺產稅。

若保險金計入遺產課稅,受益人就不必再計算繳交最低稅負;若未計入遺產課稅,才納入最低稅負的計算。

陳秋蘭表示,實務上還是有些枝節要處理。遺產申報必須是在過世後 6 個月內為之,申報後仍要經過嚴謹的審核作業,需要一些時間,但受益人卻必須在領取保險金次年 5 月報稅。假設 5 月申報所得時遺產稅已經核定了,知道保險金是否計入遺產課稅,便可決定是否應申報最低稅負;倘若尚未核定,則建議受益人還是先申報所得,之後再判斷是否可以退稅,以免未申報而受罰。

富邦證券提醒,歸納保險金實質課稅的個案,常見的八大態樣中,有一項是鉅額投保,但實質課稅審查是採綜合認定,也兼看投保動機、保單性質、經濟狀況及時程等,尚難斷定大額保險金是否核課遺產稅。撇開稅務審查結果是否盡如人意,保單絕對是資產傳承上的極佳工具,惟有正確使用及解釋,輔以得宜的稅務申報,才能保得輕鬆,稅得安穩。

 

【往下看更多】
5年9條命!國六「橋聳雲天」又傳墜落意外
產業:英特爾宣布,莊蓓瑜出任台灣總經理,5/1起生效
興櫃:碩網(7547)上櫃案4/30審議,綠岩能源(7833)4/25送件申請登興櫃

 

【熱門排行榜】
自己點餐排隊結帳! 春水堂「還收10%服務費」 網戰翻:陋習怎來的
女花27萬植牙「2年後全拆光」 身心俱疲僅能吃流食
房屋稅新制!未設籍稅金翻4倍 財部延長期限至「這天」
關鍵字: 保險遺產稅稅務報稅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