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分析〉當心科技泡沫2.0 美股軟體股風險不輸2000年

〈分析〉當心科技泡沫2.0 美股軟體股風險不輸2000年

2019/06/17 18:15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還在迷戀科技股嗎?投資人應該小心股價愈衝愈高的同時,一些基本的防禦心理就完全消失了,就像 2000 年網路泡沫的情況。

據《Zero Hedge》報導,當前科技股的一大警訊,在於政府是否會祭出監管大旗,看看 6 月 3 日資訊及通類類股的表現,就可以感受一些它可能的潛在殺傷力有多大。但從那天之後,這兩個類股股價都有反彈,人們似乎不太在意這件事了。

監管是潛在隱憂

當然,監管並不是新的問題,在 2018 年 4 月美國銀行的報告,就列出減少科技股曝險的十大理由,點出科技產業是當前最缺少監管的部門。

科技股受法規監管最小(圖表取自Zero Hedge)
科技股受法規監管最小 (圖表取自 Zero Hedge)

特別是,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一直與貝索斯 (Jeff Bezos) 等科技龍頭爭吵,而科技股在貿易戰中也顯得不堪一擊,投資人似乎對科技股一直保持樂觀態度。雖然現在因為聯準會的降息預期,而市場變得樂觀,但一些分析師仍舊覺得,當前不該這麼樂觀看科技股。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 David Kostink 在最新的報告中,強調了監管的隱憂,兩大黨都加大了對反壟斷的關注,政府也已經開始相關的調查,一些重量級的總統候選人,正準備提出針對大科技公司反壟斷的建議。

分析師提醒應減持

由於潛在訴訟的不確定性很高,而投資人卻仍普遍樂觀,Kostin 警告,歷史經驗表明,這種情況下應該減少科技股投資部位,而且在反壟斷訴訟提出前就要這麼做。

Kostin 表示,這類情況有 3 個共通點,

  • 第一,在反壟斷訴說訟期間,市場估值及股價都會下挫;
  • 第二,這些案件需要數年才能解決;
  • 第三,做出決議後,公司銷售成長放緩。

簡言之,當監管大旗一旦揮舞,科技股可能一夕之間,就由類股中的第 1 名變成最後 1 名。因為正如美國銀行 1 年前所顯示的那樣,幾乎所有產業泡沫都會受到監管的打擊。

估值過高是最嚴重問題

而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僅如此。投資人所忽略的最大風險,在於科技股、特別是軟體股票的估值高得離譜。

科技股較歷史均值高出逾2個標準差(圖表取自Zero Hedge)
科技股較歷史均值高出逾 2 個標準差 (圖表取自 Zero Hedge)

高盛警告,標普 500 資訊科技類股在一系列指標的估值溢價,高出了 10 年平均水準的 2 個標準差以上,說明估值極度偏高,風險不容小看。

在所有的科技股中,又以軟體類股的溢價特別大,企業價值 (enterprise value, EV)/ 銷售的水準,已經接近 2000 年以來的高點,投資人對企業的獲利想像,已經過份高估。

估值接近重回2000年高圖(圖表取自Zero Hedge)
估值接近重回 2000 年高圖 (圖表取自 Zero Hedge)

回到現實來看,這些科技巨頭的獲利前景,實際上變得較以往更差,全球科技業恐怕將見到獲利衰退,如此,是否還能支持不合理的高估值。

因此即使只從形勢上看,科技股都已經岌岌可危,一旦監管大旗一出,新一波的科技泡沫有可能就在眼前破裂。

 

【往下看更多】
台中掃黃查獲「日本籍現役女優」 交易價碼太驚人!
美爆首例人類感染「螺旋蠅蛆病」 嚴重恐遭百蟲啃食致死
靠周杰倫、五月天演唱會騙615萬 惡情侶赴韓爽玩 返國慘被逮

 

【熱門排行榜】
川普高喊「手上有王牌」只是不想打 一出手就會摧毀中國
內閣異動15人!國發會、衛福部都換人 名單曝光
60年1次「青蛇年」! 4生肖鬼月財運特旺 準備發大財
關鍵字: afp科技泡沫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八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