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川普2.0來了! 對台影響懶人包一次看

川普2.0來了! 對台影響懶人包一次看

2024/11/09 10:20 中央社
川普2.0來了! 對台影響懶人包一次看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川普2.0」將重返白宮,其強勢作風與高度不可預測性,各界如坐針氈,台灣更是繃緊神經,審慎面對未來變局。與美國隔著遼闊太平洋、相隔逾1萬公里的台灣,為何必須關注川普,除了台美經貿日益緊密,更攸關台積電晶片霸主地位是否受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於2024年11月5日登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一路領先,選舉人票迅速跨越270張當選門檻,確定當選。川普6日發表勝選談話時,直言未來將會是美國的黃金年代。

★【理財達人秀】台股無量崩跌 明天過後? 關稅核彈攻擊 撿跌停?或砍股?

共和黨選情大好,在國會選舉中,贏得參議院多數,重新奪回參院,為川普執政提供有力後盾。學者普遍預期,有了上一任的執政經驗,「川普2.0」執行力更好。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 為何對台灣重要?

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愈來愈緊密,自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全球供應鏈重組,而後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接連來襲,更加速此趨勢。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坐3望4」,出口是關鍵引擎,由於人工智慧(AI)商機爆發、全球供應鏈重組2大浪潮推動,加上美國加速製造業的回流以及在地化發展,使得台灣對美外銷暢旺,台灣對美出口電子相關產品日益增加。

財政部官員分析今年前9月市場結構,指出今年台灣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出現「貿易大挪移」的現象,台灣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比重上升至24.1%,對中港則降至31.2%,分別為近25年、23年同期最高、最低水準。

再看雙邊投資情況,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台灣核備對美投資案共90件,金額為96.90億美元,占總核備對外投資金額41.10%,不論件數或金額均排名第1。

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更是台美緊密合作的關鍵。由於美中戰場從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經貿合作相較於過去的成本優先,轉為注重「可信賴夥伴」,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及半導體的需求持續提升,台積電也積極推進在美國的建廠工程。

撇除外交、政治層面,單就經濟來看,台灣與美國已經是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美國經貿政策不只牽動台灣外銷,更攸關廠商的投資布局。

川普上任後,為什麼會影響台灣?

川普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其政策核心為重振國內製造業,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並認為美國貿易逆差,是因為其他國家賺走美國的錢,打算透過提高關稅制裁。

川普前次總統任期內,開打美中貿易戰,台灣意外迎來轉單效應,出口寫下亮眼成績,投資跟著大爆發,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直言,「台灣是川普第一次上任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沒有前次川普政策,如今AI供應鏈可能在中國。

然而,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川普不能容忍3件事,一是賺美國的錢做貿易,二是靠美國保護賺美國錢,三是移民搶工作、讓美國賺不到錢。

貿易方面,中國、台灣都在賺美國的錢,台灣不只對美出超大幅擴增,更因半導體實力堅強被川普盯上,川普很可能會要求企業在美國多蓋幾個工廠或是課徵關稅。

川普曾揚言要台灣繳交「保護費」,並認為台灣搶走美國人的半導體工作機會,怎麼看川普上任後,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關稅將是未來川普貿易政策的主軸」,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直言,川普將對中國大陸加碼關稅,也準備對美國所有進口品加徵關稅,再搭配國內減稅政策;川普深信,唯有如此,才能吸引企業回流美國。

半導體方面,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必須對川普課徵關稅的情形預作準備,台灣因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具備價格轉嫁能力,因此影響較小,反而須留意川普要求先進製程提前移往美國。

孫明德分析,按照台積電規劃,原本想將最新世代的半導體技術留在台灣,於美國投資次世代的技術,但川普可能要求與台灣技術同步,施壓2奈米製程提前赴美。

經濟部長郭智輝本週對此議題發表看法,他表示,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支持不會改變,至於台積電2奈米是否提前赴美生產,須視台積電決策和客戶需求而定。他認為,台積電2奈米未來會在美國生產,但最先進和關鍵技術仍會留在台灣。

王健全則說,先進製程可能愈來愈往美國靠攏,成熟製程方面,中國在政策壓制下,或許會出現技術迅速進步,彎道超車的情況;台灣除了強化競爭力,維繫領先地位,產業也應更多元化,才不至於半導體一出問題,經濟跟著出問題。

若川普劍指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有何說帖或策略?

外界關切經濟部是否已準備相關對策與川普執政團隊談判,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對所有情況變化都有掌握,對美方未來的經濟政策,經濟部有各種不同因應方式;他一上任立刻推動境外關內政策,規劃協助供應鏈布局海外市場,也是因應方式之一。

王健全認為,川普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台灣應主張「沒有台灣絕對不行」,因為美國要重振製造業,需要供應商、通路商、零組件等助力,而台灣供應鏈完整,如果沒有台灣協助,美國製造業難以成功。

孫明德則認為,對川普而言,台積電是眼中釘,賺走美國的錢,但更重要的是「除鏽拋光」。

孫明德解釋,美國的鏽帶(Rust Belt)是左右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如今川普順利拿下執政權,若要在期中選舉保持好成績,維持執政優勢,眼前最重要的是「除鏽」。

孫明德比喻,對產業而言,川普要的是一串項鍊(工業、傳產),而不只是上面的珍珠(高科技、半導體),「除鏽拋光」是當務之急,台灣與其花大篇幅討論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妨想想鏽帶要什麼,如何能幫川普穩住鏽帶選票,如企業赴當地設廠投資,讓他對選民有交代,「如果可以幫川普除鏽拋光,台積電不會有問題」。

川普政見對經濟的短期及長期影響?對供應鏈的影響?

王健全分析,川普的政見為低稅率、高關稅、管制移民,雖然對股市有短期的刺激作用,進而為台股帶來助力,但可能造成二次通膨,美國聯準會被迫提高利率,反而對長期經濟發展不利。

而川普當選後,美國景氣正處下滑階段,加上中國經濟低迷,對全球經濟有不利影響。

若川普拉高對中關稅至60%,且加強稽查中國原料、零組件,以及洗產地等情況,將加速供應鏈重組。

劉大年指出,台灣企業過去的國際化多指赴中國大陸投資,由於文化、語言的相近性,中小企業還能應付,但現在是真正的全球布局時代,面對各國不同的法規、語言、文化,中小企業會更加吃力,即便是大企業,也得加緊「補課」。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補充,東協、印度希望加入全球供應鏈,但政策穩定性、生產條件等仍須改善,而且部分措施對外商/台商不利,以及須留意部分國家智財權、勞工保障等相關法規尚未建置或有效執行的情況。

川普對兩岸關係的態度

劉大年分析,兩岸關係是美中關係的重要基石,兩岸政策上,川普對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時,美國是否直接軍事介入一事,一再含混帶過,但川普有自信可以有效駕馭中國,使其不輕舉妄動。

劉大年認為,避免兩岸發生衝突,仍是未來川普政府對兩岸政策的立場,會要求兩岸克制,不要超越紅線;對台則延續第一任的作法,繼續對台軍售。

不過劉大年提醒,川普的「隨性發言」可能影響兩岸關係,台灣必須審慎以對。

(封面示意圖/中央社提供)

 

【往下看更多】
川普重返白宮 外企憂中美貿易戰重演 擬將生產業務遷出中國
12家金控獲利出爐!中信金前10月賺贏去年 EPS3.2元暫居獲利王
台灣半導體大廠擬下市!重訊宣布退出盧森堡交易所

 

【熱門排行榜】
外資逆勢買168億 狂掃「這類股」 法人曝原因
台灣如何接下關稅大刀? 專家揭2關鍵:多買一些是對的
台指期重挫2129點「史上第2大」
關鍵字: 川普美國總統貿易戰晶片台灣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