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焦點 > 她月收百萬問「怎甩廢物父母」? 網見悲慘經歷全同情 律師搖頭:難了

她月收百萬問「怎甩廢物父母」? 網見悲慘經歷全同情 律師搖頭:難了

2025/04/22 12:30 東森財經新聞
她月收百萬問「怎甩廢物父母」? 網見悲慘經歷全同情 律師搖頭:難了

苦命人家總算熬出頭,父母突然來要錢你會怎麼做?有民眾上網吐苦水,她出身貧困還有一對不肯工作的父母,只要講到錢就會被一頓毒打,還被狠酸「只會花錢的吸血鬼」,一路走來幾乎過著無父無母的生活,直到創業拚上月收入百萬元,本以為人生從此一帆風順,卻得知父母已經掌握自己行蹤,擔心成為另類搖錢樹,對此網友紛紛抱以同情,並且傳授各種規避撫養的方法,而律師也說話了!

★【理財達人秀】台股5月開門紅 台積補缺口 台幣強升逾1元 Q2匯率傷?★

民眾在Dcard發表示,原生家庭總共7口人,包含父母以及5名子女,從有記憶以來父母始終不肯工作,成天找爺爺奶奶哭窮要錢,迫使奶奶拿8000元救濟家裡,因家境貧窮也扼殺上幼稚園的機會,「從我一出生,我爸媽就是兩個廢人」。

根據原PO說法,長大後有就讀小學,但父母依舊在家擺爛,得知要繳學費就會暴怒並將氣出在自己身上,人抓起來就是一陣痛毆,還曾被打斷牙齒、全身瘀青,甚至被羞辱是「只會花錢的吸血鬼」,但真正要錢的也只有學費,其他日常開銷都是自己想辦法,連23歲首次出國也是靠自己,「他們平常沒錢就是打小孩出氣,唯獨不打兒子」。

該民眾透露,自從20歲開始不跟家裡聯絡,設法追逐自己的人生,一路打拚到30歲總算熬出頭,自行創業開店,目前手上有一個主業、兩個副業,月收入加總能在50~150萬元,原本以為人生就此一帆風順,卻意外得知有親戚的鄰居聽到風聲說店裡生意很好,很擔心父母等親戚會上門要錢,當下只有一個念頭「我死定了」,更好奇如何甩開父母的糾纏。

文章吸引網友留言,網友幾乎一面倒力挺原PO,還紛紛獻策表示「騙他們說店是朋友開的,自己是員工,領基本工資而已」、「8000可以養一家七口,那麼2000就可以養他們兩個自己,給2000,如果決定父母各給1000,記得用匯款的,備注寫孝親費,這是留下扶養證據」、「在父母眼中,妳是漂亮的ATM形狀,為何親戚知道妳賺很多錢?切斷親戚聯絡吧,要窮途潦倒才能檔」、「如果可以就逃到國外,讓他們找不到,馬來西亞好像移民算最容易的,可以查『我的第二家園計畫』,不行的話只能把戶口寄放在朋友家,父母會去那裡找,朋友不講就好,記得給一些封口費」、「每個月給個5000沒有遺棄的問題,應該對妳來說不是問題吧?詢問律師,保留轉帳紀錄,然後完全切割」、「同樣出身這種家庭,妳的心情我完全能體會,只能說辛苦了」。

儘管網友給原PO送上溫暖,但事實恐怕更殘酷,根據義理法律事務所律師莊勝榮說法,從法律角度看待此事件,包還原PO在內的兄弟姊妹5人都要承擔撫養義務,但財力薄弱者能主張依個人收入多寡衡量撫養比例,但想全身而退規避義務「基本上不太可能」,但若能舉證父母沒有善盡養育義務,或許能蒐證提起告訴,不過「發生在多年前一般很難告贏父母」。

莊勝榮表示,法律判斷子女對父母的撫養義務,民法上有明確規定,主要依據是父母能否自理生活,父母的開銷需求金額會參考各縣市的標準,一旦法院認定子女有撫養義務,拒絕孝親恐觸犯棄養,並非像網友建議的隨便給個金額打發或者出國避風頭就能輕鬆帶過,即便與家人中斷聯繫或者搞失蹤,父母仍可主張撫養義務。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方濟各辭世! 最後教宗「千年預言」掀熱議:末日將來臨
輝達替代品找到了? 華為910C「效能匹敵H100」 最快5月出貨
預算刪凍「無法印護照」? 他曬招標數字打臉:騙三歲小孩

 

【熱門排行榜】
有Bug!單身各有房「結婚房屋稅1%→1.2%」 專家揭隱憂:一票人恐行政救濟
台幣狂升創紀錄!換匯划算「出國、進口品」變便宜?
央行自動向美投降?新台幣失控狂飆 出口商臉綠
關鍵字: 撫養義務棄養親情月收百萬苦命女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